但有了中国,这些都不成问题。

“为了战争的胜利,给与苏联黑海舰队更多的行动自由,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罗斯福微微皱眉,很是不满现在的情况。

但罗斯福还是改了说法,算是退了一步,支持苏联临时接管黑海海峡。至于土耳其,说句不客气的话,土耳其算个屁?虽然在巴尔干地区土耳其算是大国,历史也非常悠久,但在英美苏中这些大国这里是随时可以牺牲的国家。英美苏中牺牲土耳其的利益,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虽然英美都竭力想要争取土耳其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但他们更不能看着中苏两国合作,真的进行北欧战略。

“罗斯福总统说的太对了。土耳其应该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自己的贡献。”

751

接连召开了德黑兰会议和阿拉木图会议。

1940年的10月末和11月前半段的时间,段勋都在会议当中渡过。先是参加了英美苏中四国领导人参加的德黑兰会议,之后在阿拉木图举行了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参加的阿拉木图会议。

虽然都是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但侧重点不一样。

德黑兰会议重点讨论的是欧洲战场的问题,而阿拉木图会议则是中美英三国讨论远东的问题。说的更简单就是,德黑兰会议是为了对付德国,阿拉木图会议是为了对付日本。

德黑兰会议时间不长,只进行了六天时间。不过六天时间已经是远远超过原来的会议计划。不过讨论的内容倒是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欧洲战后秩序的脉络。

首先大家达成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方面的共识,包括登陆方案、登陆时间,都有了一致的决定。不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不是一句两句话的事情。此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登陆作战,英美要动员五六千艘,甚至七八千艘的舰艇参与。除了海军部队,英美两国还要动员几千架的战斗飞机和运输飞机参战。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因为登陆作战是一个很困难的军事行动。一旦德军提前有了判断,那么登陆作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个从英美联军的北非战役就可以看出来。当陆地部队有了准备之后,登陆部队损失惨重。英美两-->>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