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最大的一次进口机床也是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协议。

那还是两年前的时候。

1937年的时候,中德两国之间签署过很大的货物交换协定。当时德国正在备战,所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战备物资,然后囤积起来,为战争做准备。而中国当时要的是机床,一次性的订购了5万台机床。

这一次更厉害,一次性签署了订购10万台机床的合同。

“你们在中国多年,中国自己的机床生产量有多少?”

莫洛托夫想了片刻,问了潘友新。

潘友新立马道:“这些数据中国的工业部是披露的。当然中国工业部的数据是不是准确的,这一点我们不敢保证。但从我们各渠道得到的情报综合分析,中国工业部公布的数据应该问题不大,不会有太大的误差。据今年年初中国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1939年中国的机床生产量是7.8万台。而中国商业部年初公布的数据,中国1939年进口的机床数量是6.3万台。还有关于中国机床保有量的问题我们也做过分析。中国最后一次公布机床保有量,公布的数据是1933年的数据,当时中国机床保有量是17.2万台,而当年中国机床生产量是2.7万台,机床进口是2.2万台。之后中国工业部每年都会公布机床生产量,商业部每年都会公布机床进口量,倒是没有公布过机床保有量。经过我们计算,到1939年中国的机床保有量应该在65万台左右。而且这是比较保守的数据,中国国内还有不少产量比较低的,规模比较小的机床厂。还有一些小企业,会进口少量的机床,也很难出现在商业部的统计当中。所以真实的数据,应该比这个数字高。”

潘友新这些年在中国当大使,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个年代,或者说任何年代都是一样,那些大使馆除了处理外交问题之外,就是搜集情报。就像是苏联驻华大使馆,一半的工作人员都是从事情报工作。

潘友新作为驻华大使,中国工业的很多重要数据都是张口就来。

“65万台,这么高的机床保有量,中国还进口这么多机床。”

莫洛托夫皱了皱眉。

中国的机械工业本来是远远不如苏联的。不仅仅是技术上,包括在规模上,也是差了苏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