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机会。

“陈处长(陈布雷)担任我的秘书处主任,同时兼任最高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国与国之间,真的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签署了“三国同盟协定”,看起来大家要共进退。可是德国进攻波兰之后,英法已经对于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随着英法宣战,德国已经面临两线作战的境地。

这对于德国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如果英法真的因为和波兰的盟约,进攻德国的话,德国就真的会很困难。很多历史学者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认为希特勒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希特勒根据英法之前的一些做法判断出英法不会对于德国真的宣战,所以才会进攻了波兰。等到英法对于德国宣战,德国是非常被动的。

这个时候的德国需要盟友的支持。

特别是意大利和日本的支持。需要意大利在地中海做一些动作,需要日本在南洋对于英法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德国的压力。

可是作为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和日本谁也没有跟着德国一起参加战争,谁也没有对英法宣战。包括之前在南洋和英国已经动手的日本,也都在观望局势的发展。他们两国对于英法还是留有一些忌惮,因此都在看着德国怎么打仗。

幸好英法两国并不想真的和德国打仗,他们的部队只是在马奇诺防线观望。如果英法两国真的大兵压境,真的和德国打仗,到时候德国的压力会非常大。甚至德国这一次的行动会彻底失败。因为德国调动了大半的部队进攻波兰,而和英法对峙的部队不到英法联军的一半。

最危险的时候德国并没有得到盟友的支持。

这就是所谓的同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好,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好,世界列强之间签署了一大堆的各种同盟条款。但在战争过程当中,随意的背弃这些同盟条约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这个年代,这种利益关系最为赤裸裸。

如早年意大利和英法是盟友,但为了自己的利益,意大利选择和德国同盟。而同样为了利益,英法是接连出卖了他们的盟友荷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