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价格是翻倍的。但大型工厂建立之后,生产过程当中相比起那些小工厂却是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先确定合成氨产量,才能够配套生产硫酸,最后生产硫酸铵。”

“如果是年产量在十万吨左右的合成氨,那么每年的硫酸铵产量会有多少?”

“十万吨。如果是年产量十万吨的合成氨,那么可以配套年产量三十万吨的硫酸厂。如果是这样每年可以生产近四十万吨的硫酸铵,生产出三万吨左右的硝酸。这等规模的化工厂,放在欧美都不算是太小的化工厂。”

吴蕴初立马回答。

年产量十万吨合成氨、三十万吨硫酸、四十万吨硫酸铵、三万吨左右硝酸,这等规模的化工厂真的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如果目前世界上,有国家能够自己生产这些机器设备,能够独立组装,独立生产。那么这样的国家化学工业已经是非常发达了。现在就算是日本,都没有这样的能力。世界上有这样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

“四十万吨硫酸铵?”

张澜想了想,再次问道:“如果是四十万吨硫酸铵,那么能够惠及多少耕地?”

吴蕴初看向了另外一边站着的东北建设兵团技术主任邹秉文。邹秉文是东北建设兵团技术主任,还是东北建设兵团成立的东北农业大学校长,一手组建了东北建设兵团的农业技术团队。

邹秉文站出来对张澜道:“张委员,对于尿素和硫酸铵的使用方法,我们也在摸索当中,因为我们也没怎么用过。不过根据德国专家的介绍,还有我国近几年进口化肥使用情况来看,一亩地一般使用三十公斤到四十公斤的硫酸铵化肥。也就是说如果是四十万吨硫酸铵,应该可以惠及千万亩以上的耕地。”

千万亩。

这个数目就不少了。

千万亩耕地都能够用上化肥,那么增产就会有几十亿斤。多出几十亿斤的粮食,那是能够养活千万人的。

“这样的硫酸铵厂建设起来,需要花费多少钱?”

“我想应该不会低于千万。就算我们为了节省资金,装配很多国内的机器设备,但总价格也不会低于千万。如果是跟北方化工厂一样全套设备的引进,那么说不定需要两千多万。”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