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段勋早就想要好好地调查统计一下中国的情况,能够真正的了解目前中国的情况。可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想要进行全国性的调查统计,光是调查统计员需要多少人,多少部门需要配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调查,那需要花费多少精力,花费多少资金。

所以这些年只能是进行重点领域的统计。

如开始时候统计耕地情况,后来开始统计中国工业发展情况,包括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去年统计中国金融情况等等。都是有特定需要的时候,进行的特定统计。

并没有进行过全国性的全面统计。

“总理,我认为我们应该掌握准确的全国人口规模,各地方的户籍情况,以及教育情况、识字情况等等。只有准确掌握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够按照当地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扫盲计划。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地区的扫盲计划,因为当地情况的不一样,做出的计划要不一样。这样针对性才会更强。”

戴勘和杨永泰相比,就是大智若愚。

每次对于某件突发事情的反应,戴勘永远比不上杨永泰。杨永泰对于某些突然发生的事情,比任何人看的更准,更有解决的办法。这方面内阁没有人是杨永泰的对手。

就是段勋,在这方面的反应能力上远远不如杨永泰。

可是虽然每次反应都会比杨永泰慢一步,但后面真正解决问题的时候,戴勘都是一步一步,一丝不苟。

想到方方面面。

没有太多浮躁的东西。

是一个实干派。

这是段勋最欣赏戴勘的地方。这也是戴勘虽然是段勋的政治盟友,并不是段勋的属下,但段勋却一直信任他、重用他的原因。

“戴总理,可是我国这么大,调查统计人员不足。想要进行人口普查、教育普查、户籍普查,而且对于地方情况仔细统计,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可能的。你总不能让‘扫盲’等待调查统计的结果。”

“是。”

戴勘立马道:“因此我计划,两个工作可以同时推进。以目前我国的情况,想要全国推进‘扫盲计划’是比较困难的。经费不足、人员不足,而一些乡镇、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