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

    但有一点是绝不可能达到的,那就是拥有自己的航空部队,并与日军的航空部队相抗衡。

    这一点以八路军现有的工业基础,以及复杂的对敌环境来说,简直天方夜谭。

    在孔捷看来,现阶段与其费力不讨好地发展己方的航空力量,倒不如花点心思研究防空与对空力量。

    孔捷深知道一旦日军的轰炸机来袭,根据地将遭受什么样的命运。

    所以在牛口村以及周边根据地的建设以来,孔捷对于防空建设是相当看重的。

    每个村子至少都要准备两到三处坚固的防空洞。

    这些防空洞,可是独立团战士们花费了将近小半年时间,借助原本就相当坚固的山体,挖设打造出来的。

    鬼子就算是有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炮弹不断地落在同一个点上,也别想轻易炸塌如此坚固的防空洞。

    有了躲避鬼子轰炸机轰炸的防空洞,自然要配备相对应的防空警报设施。

    对此,孔捷下令,在每座村落的村头以及四周高地上,修建木头搭建的瞭望台。

    这些防空嘹望台每座高达将近六米,由战士轮班替岗,二十四小时看守,并配备手摇警报器,配备侦查望远镜。

    声音嘹亮的警报器从嘹望台顶端作响,可以迅速传递到四面八方。

    另外,这警报器一共能发出两种声响,一种是航空警报,另一种则是敌袭警报。

    这些常识,宣传干部们是对村民们进行过普及的,乡亲们都很清楚具体对应的情况。

    一旦警报响起,到底是立刻转移到防空洞进行躲避,还是按照撤离演习进行转移,乡亲们很快就能做出判断。

    这瞭望台外加上警报器的妙用,防范鬼子飞机偷袭的同时,同样起到村落安全警戒的作用。

    十分实用。

    此刻听到动静,榴弹炮脸色一变,连忙催促道:“快,抓紧时间,立马把所有火炮送进防空洞!”

    战士们火急火燎地行动起来。

    果然,就在战士们花了一阵工夫,将所有火炮以及炮弹运输到就近的防空洞之后,没过多久,上空传来了鬼子战斗机的轰鸣声。

    历时不到二十分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