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它们是首先发下一个宏愿,或者一个理想,然后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在努力的过程中,根据难度和付出的大小,还有收获等等一些其他条件,来共同达成一定的反馈。

    通过这个反馈来达到提升修为的目的。

    就比方说师之道吧,一个老师在秉承着那份“教书育人的心”的同时,教出了多少学生,中间付出了多少,有没有动摇过,学生们对老师的教育反馈如何等等,通过这些,老师的修为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至于提升多少,就要看每一个维度的具体效果了。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努力和付出是骗不过自己的。

    反正路明远就听说过,曾经就有人想通过收购书院来走捷径,但是很显然,失败了。

    从此,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就算是‘师之道’这种,付出和收获也是成正相关的。

    至于工匠之道,它就不同了,它类似于理工科,它不需要你有什么理想,你只要认认真真的研究新的东西,就可以提升修为。

    这个是“有所劳,即有所得”的典型。

    而最为奇特的是,这文理两科是可以叠加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立一个宏愿的同时,再研究、思考一些未知的东西,这样获得的提升速度会更快。

    不过,能一直坚持一个宏愿的人很少很少,而“有所明,有所悟,有所得”方面,除了专门研究一些儒家、释家和道家典籍以外,其他的都是要有成本和条件的。

    就比如一个人想走铁匠之道,他总不能不吃不喝就在一个地方独自研究吧,那不得饿死了。

    总要为了生计来逃生活的。

    所以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一般人是不可能走上这条路的。

    大部分人都被生活所累,一辈子就窝在一个地方,毫无成就可言。

    最多最多,他们也就抱着那些不需要成本的前人典籍,在那儿独自苦思冥想,刻苦钻研。

    不过文学典籍嘛,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所以想在这方面取得什么大的成就,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可能。

    就因为早就知道了这些,所以,李福洪在预感自己会大赚一笔的第一时间,就计划着走铁匠之道了。

    想清楚了一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