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步步的演化才到了如今这绚丽多姿的程度,不是什么大神、什么仙、或者某个佛,好心的一步到位给创造出来的。

    不过就算到了如今,演化论依旧没有彻底的统一,只是达成了一个不那么冲突的点。

    现在的演化论主要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

    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由它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

    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另外,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因为被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会发生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会逐渐积累,最终使生物发生了进化。

    也就是俗称的“用进废退论”。

    而另一派呢,则是更加强调自然选择的力量。

    他们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生物都有繁殖过盛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却是有限的,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因为自然界某些力量的影响,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会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会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那么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有可能会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物种的形成。

    总的来说,第一种理论可以概括为:“内在复杂化趋势、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而第二种呢,则是:“随机变异、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也可以更为简单的论述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也因此,这第二种理论也被称为“天演论”。

    天演天演,天地演化嘛!

    可以看的出,两种理论虽然思想不同,但是他们都承认“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演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其中的“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则是各有说法。

    一个更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