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但是如果景王和庆王看到圣学会弟子那狂热的眼神和神圣的朝拜,他们肯定会多想。

    余言行想了想,觉得是这个理,于是说道,“那便再等一两日吧。总之,总舵主之位一日悬而未决,我会上下就一日不能齐心。小秦子,你振作吧!”

    ......

    余言行走后,果然没多久,庆王就带着萧先生急急忙忙地跑进了秦源的小院。

    庆王刚刚打了一场胜仗,原本心情是很好的。

    这场胜仗,是秦源额外赠送他的,其实与全局没什么关系。

    怎么来的呢?

    昨晚之前,余言行不是还代表圣学会,与陇西在合作么?

    于是秦源就让余言行给陇西那头传了个“情报”,说圣学会朱雀殿发现有八千官军想从西南绕后,进入陇西腹地,然后前后夹击他们。

    陇西那边一听,自然如获至宝,当场就派出了一万精兵,五千州兵,兴冲冲地赶去指定地点埋伏。

    结果,就进入了庆王大军的埋伏圈。

    这一战,庆王杀敌八千余,又俘敌五千余,仅有两千左右敌军侥幸逃脱,可谓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到时添油加醋地写一个塘报,加上皇帝派来的监军太监本来就是庆王的人,肯定是帮他说话的,凭这一仗,庆王就追平景王先前的那场大胜。

    而更让庆王开心和振奋的是,天快亮时,又传来消息,说秦源杀了魏无名和百里暮云,而且也接收了两万五千的圣学会精兵。

    这让他欣喜若狂。

    不单单是因为陇西大局已定,更是因为,秦源是他的人——至少他自己坚定地这么认为。

    而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秦源这个大功臣,在此役的描述中,随便写上一些他庆王的功劳,就足够让他脱颖而出。

    比如,秦源只要说此役的情报是庆王提供的,筹谋划策庆王参与了,甚至庆王的那场埋伏战对此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

    那么这件奇功,庆王就能分到一半!

    如此一来,与景王相比较,他在陇西之战中的表现自然就更为抢眼。

    毕竟,奠定胜局的一仗,是他打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