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

    黑火药燃烧的温度,密闭的空间,郭大靖认为引爆硝酸胺的概率是很大的。这在攻打龙川时,便试验过。

    如果自己能独领一支人马,攻打城池就可以使用最厉害的坑道爆破。那可是太平军的绝活儿,“掀翻巨城、如揭片纸”,哪怕是用黑火药。

    将来会有大用的,郭大靖一边想着将来,一边用木头做着弩臂和弩机,把短弓固定在上面,改造成了一张弩。

    这个工作并不算太复杂,除了悬刀(即板机)要讲究些技巧,需要望山、悬刀、钩心等几个小零件组合起来,其它的就是普通的木匠活儿。

    老背着张弓做样子,时间长了,万一有人要他演示一下屡次狙杀建虏的高超射技,岂不是有些麻烦?

    手臂酸了,指头伤了,没吃饱饭;头疼,肚子疼,屁股疼……你能想出多少理由,能蒙混多长时间?

    何况,郭大靖还想着组织一支弩兵,专干袭击、埋伏,防守也不错。当然,箭矢上抹些毒药啥的,效果就更好了。

    仿造着狩猎弩的样子,郭大靖削出了弩托,使其能抵肩射击,增加准确性和稳定性。

    显然,这样改造出来的弩只能是差强人意。由于弩臂和拉距的关系,短弓也不能拉满。郭大靖觉得三四十米的有效射程,便已经是顶天了。

    但郭大靖并不觉得丧气,反倒加快了速度,钻眼插楔,把悬刀等小零件组合固定,终于完成了这张弩的制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