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既要达到目的,又要承担责任,身不由己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崇祯,他还想离京避难呢,可那是随便能决定的?

    这就是命,碰上郭大靖,是皇太极的不幸,却是成千上万华夏子民的福。甚至于,崇祯也要感谢郭大靖,此战获胜,将给大明续命。

    “皇太极,应该不会令我失望。”郭大靖抬头,望向西方,“这是你我的宿命之战,早早晚晚,谁也避不开,可别让我瞧不起你。”

    ………………

    事实上,建虏的撤退也是不慌不忙,回师途中,还攻破并抢掠了通州的张家湾城,所获绸缎、牛马,分赏各部。

    而且,建虏还杀了个回马枪,击败了被逼出城追击的申甫所部七千余人,申甫阵亡。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申甫就是个神棍,号称会各种法术,崇祯则是病急乱投医,召见之后任其为副将,让他自己招募士兵。

    因为申甫所招募的士兵在写史书的文人看来,都是地痞无赖之流。申甫战死后,他们更是极尽诋毁嘲笑之能事。

    不管怎样,申甫确实是喋血力战,刀箭加身,死得很壮烈。而所谓的地痞无赖,难道不是要为国而战的热心市民?

    申甫本来是要练好兵再出城作战,可惜朝中的权贵重臣既不知兵,又忌妒他以布衣的身份被破格启用,便接连下达调兵的指令,催促申甫,让他出战。

    但从郭大靖看来,崇祯也确实是病急乱投医。数年来,他亲冒矢石,与建虏屡番血战,才升到副将。

    而申甫呢,他又有何功劳?只不过是在皇帝召见时慷慨陈辞表忠心,就与自己官阶相同,你说这上哪说理去。

    至少,崇祯的赏罚不明,由此可见一斑。有功者不赏,无功者擢升,实是他用人的一大弊端。

    好消息是,经过反复商议,明廷也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布置,任命梁廷栋和满桂分别为文武经略,率两万勤王军,尾随建虏东去。

    崇祯终于是听了一回话,满桂、孙祖寿、黑云龙等人也幸运地暂且免于被迫出击,战败身死的命运。

    要知道满桂虽然勇猛,可也不是莽夫,知道明军与建虏在战力上的差距,尾随是尾随,却是谨慎小心,不敢趋敌太近。

    在满桂等将想来,反正遵化有东江军堵着,建虏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