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各个村屯都暂时驻守着少量军队,有他们的帮助,百姓也能很快得到安置。

    这些军队除了帮助百姓安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春耕。

    虽然买回了很多耕牛,但还是不够使用。军队中有马匹,有人力,是必须要出大力的。

    春种一粒子,秋收万颗粮。春耕、秋收是最忙碌的农时,谁都不敢耽误。皇帝还知道劝农呢,只是这效果不好恭维。

    有了去年的经验,调整完善的政策,以及大半年培养出来的政务官员,郭大靖已经不插手政务,而专心于军事。

    这世界,离了谁都照常运行。郭大靖也没把自己当成不可替代的,别人怎么看,就不关他的事了。

    小黑山、石河驿的防御设施初建规模,他便率一千骑兵、一营步兵,携带着大量粮草物资,前出复州,赶至栾古关。

    栾古关,又称栾古驿,在复州卫城南六十五里,以近栾古山而名。

    作为沿海墩台堡架的防御和警讯体系,栾古关监控区有三座烽火台,即古城铺台、沙河铺台、栾古山台。

    与卑沙山城与南关的防御设想相近,栾古关和小黑山、石河驿也形成了两道防线,一为前哨,一为主阵地。

    之前便对栾古关周边进行过勘察,建立新的防御体系的设想也都形成了计划,现在只是按照就搬地实施罢了。

    “栾古关和栾古山,各驻一标人马,形成犄角呼应之势。”郭大靖率领几个军官进入栾古关,登上城墙指点着进行布置,“另一标驻于其后的路台,以为后援。”

    此营人马由张攀率领,小黑山、石河驿防线则由刘兴治率兵驻守,这是郭大靖的本部人马,也是装备最好,最得他信赖的部队。

    左协的兵力也是最多的,共有一万五千人,每营四千五百兵,另有五百炮兵。

    承担栾古关和小黑山两道防线的任务后,左协的每营又补充了六百兵,全部火枪化,并配备了百余门火炮。

    为了以策万全,郭大靖还从骑兵营调了一千飞骑,在栾古关担任警戒和搜索任务。

    这样的军事布署和调动,都是毛文龙同意,并大力支持的。比如新补充的六百兵,就不是新兵,而是从其他三协抽调的老兵。

    好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