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条件的,便要进行适量的种植。而麻布,在以后的用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将浸过油之后包裹炮弹。

    同时,豆子和苜蓿的种植,也将为骑兵的扩充,提供更为充足的物资供应。

    至于果蔬,也是生活物资的一部分。它们生长期短,也能充饥,比传统作物更能适应小冰河期的寒冷。

    老百姓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天灾的威力,郭大靖却要尽力避免。回暖晚、下霜早,象水稻、麦子这样的传统作物,歉收都是轻的。

    当然,建虏同样也没有手段来抵御天灾。今年还是传统的种植,明年的大饥荒也就不可避免。

    ………………..

    皮岛。

    陈继盛走进屋,施礼已毕,在毛文龙的示意下落座。

    毛文龙在写着奏疏,报告皇太极要亲征察哈尔,抢夺传国玉玺,借此铺平他称帝的道路。

    皇太极欲称帝的情报在天启帝未死时,便已经传到京师,引起了朝堂上的震动。

    现在换了新帝,再加把火,使朝廷更重视建虏,并为东江镇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就目前的各部明军,明眼人都能看出,辽西明军虽然装备好、待遇好,可却不敢与建虏野战,只能依据坚城防御。

    只不过,这些明眼人中有没有崇祯,却是不敢确定。

    还有朝堂上的文官集团,能看出来,却不说,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什么宁远大捷、宁捷大捷去吹捧辽西明军。

    可不管怎样,毛文龙也要借此机会展示东江军的牵制作用。

    皇太极不是亲征察哈尔部吗,东江军占据金州,正好有充分的理由。

    不仅仅是收复失地,也不光是夺取土地以解决粮食问题,还有牵制建虏的重大作用。而这,恐怕才是朝廷在意的。

    奏疏写完,毛文龙才收起笔,抬头看着陈继盛,微笑着说道:“本帅上奏朝廷,皇太极要抢传国玉玺。你说,朝廷会有何反应?”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应该会援助虎墩兔吧。毕竟,两家是在共抗建虏。”

    毛文龙不敢确定,实在是对新皇帝的脾气禀性、思维方式不够了解,也只是随口一问。

    陈继盛拱手道:“本部这边能尽快出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