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崔孝一拿着图纸,来到林庆业跟前,指点着说道:“城墙外尖形马面的角度,好象还可以再狭窄一点,更利于火枪侧击。”

    林庆业看了看图纸,又在城墙上伸直手臂进行目测,才开口说道:“郭将军在信上也说了,图纸只是参考,可视情况灵活改动。”

    停顿了一下,他又询问道:“弩弓的打造还要加快,百姓们争取每家必备,再抽时间加以训练。这样的话,若有战事,便可迅速聚集起数千兵丁。”

    义州的军队在数量上是有限制的,毕竟朝鲜朝廷也没那么多钱养兵。林庆业便接受了崔孝一的建议,全民皆兵,或者称为藏兵于民。

    “大人放心。”崔孝一躬身道:“卑职一直在督促,不敢放松。”

    林庆业点了点头,举目瞭望山城外的山峦沟壑,沉声说道:“五百枝火枪,一千斤火药,三千斤铁料。你亲自押送,选得力可靠的人,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卑职亲自挑选人手,皆是可靠忠诚。”崔孝一说道:“走水路,直到广鹿岛,中间不作停靠。”

    郭大靖早就把一万两银子押在崔孝一这里,枪枝、火药、铁料也按市价购买,运到即付。

    有银子就好办事,不管是召集工匠打造,还是从朝鲜其它地方收购,林庆业和崔孝一都有办法。

    交情是交情,郭大靖从不滥用,也不让朋友难做。

    他也把从朝鲜获取物资视为长远之计,毕竟离得近,朝鲜的一些资源也不缺。比如煤和铁,北安平道就有矿山。

    至于抚顺的铁,鞍山的煤,要从建虏手中抢过来,谈何容易?

    而且,他有什么好东西,也不吝分享。比如棱堡的图纸,也通过郑凤寿,送给了崔孝一。

    “见到郭将军,替某致谢,并带句话。”林庆业轻轻拍了拍城墙,说道:“林某甚是期盼,能有与郭将军并肩作战,共敌建虏的一天。”

    崔孝一躬身领命,告退而去。

    郭大靖,有勇有谋,是个人物。

    林庆业这般想着,略有些遗憾。建虏入寇时,他被诬陷免职,未能与郭大靖共同对敌。

    来日方长,与建虏为敌作战的日子还长着呢,总有机会见到斩杀奴酋、奇谋破敌的郭将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