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力极盛,北虏频频叩边,黎季犛偷袭大明护送陈天平军队,戏侮大明,惹文皇帝盛怒讨伐。”

    “而这一次,朕筹备了十年之久。”

    黎季犛先说请陈天平归国为主,而后又偷袭大明军队,这不是戏侮又是什么?

    黎季犛惹谁不好,非要惹朱棣。

    而朱棣征伐安南、郡县安南,也是为大明开海做准备。

    永乐元年,朱棣刚刚靖难,就派出了诸多使者带着‘欲远方万国无不臣服’的诏书,前往朝鲜、安南、占城、暹罗、琉球、真腊、爪哇、苏门答腊诸番宣谕赏赐。

    但是朱棣的赏赐,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甚至前往爪哇的使者不知所踪。

    黎季犛偷袭大明军队,戏侮大明,彻底将朱棣的怒气点燃。

    而朱祁钰对再复安南有着强烈的执念,大明讲武堂里有一副巨大的堪舆图,那副堪舆图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上面就有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还有旧港宣慰司。

    大明皇帝之心,路人皆知。

    如何讨伐安南,再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是讲武堂的热门题本,计划极为周详,而其中以英国公张懋的题本最多。

    张懋的请战,不是无的放矢,而是自进入讲武堂之后,就在准备。

    朱祁钰继续说道:“这有些事,总要是手底下见真章,交趾三月平定,本来心怀鬼胎的南洋诸国,便安稳了下来。”

    “问罪之师,安南之鉴,威震诸番,海贸得以畅通无阻。”

    朱祁钰和于谦的这番话,是肯定当年大明征伐安南、郡县安南对大明利益的保护,而且对整个麓川和万里海塘的安定,起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明在此战之后,成为了万里海塘秩序的维护者和裁决者。

    比如永乐五年九月,大明下旨调停爪哇东西两王内讧,西王震惊于安南国灭,就将东王释放,而后东王亲自入朝朝拜天子感谢。

    永乐九年暹罗恃强凌弱欺负亨国,拘占占城朝贡使者、夺苏门答腊加诰印,朱棣下了一道旨意,便调停了此事。

    永乐九年,大明的朝贡国从最初的榜葛剌、爪哇东、真腊、渤泥四国,增长到了三十一个国家。

    于谦这才开口继续说道:“永乐六年,英国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