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容禀,华亭蔡氏已经抄了…”兴安赶忙说道:“蔡氏家主也才参与到了会昌伯府余孽案中。”

    兴安这么说,朱祁钰明白了兴安的问题。

    兴安问的可不仅仅是蔡家浜段的水路疏浚,皇帝已经知道了,而且为了松江府水路四通八达,为了陛下的意志,蔡家浜段必然会疏浚。

    是你华亭蔡氏家宅中的风亭水榭有没有水重要,还是皇帝的颜面重要?

    兴安问的其实是,大明的以工代赈之事,遇到类似的事,如何处理。

    以工代赈的先行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儿,该怎么办?

    大明要不要全部朝廷承办?

    李宾言为何要在召稼楼扑买掉三个工点,而不是全部朝廷督办疏浚?

    把钱都给了豪商们赚,是李宾言脑子有问题,还是李宾言已经被腐蚀恶堕,成为了一个国之蛀虫?

    其实并非如此。

    宋朝的时候,因为恩荫制,导致宋朝的官员超过了七成都是恩荫而来,大明是一个坑三个人等,宋朝就是一个坑,三十个人等。

    宋朝的三冗两积的大难题,其中有一个就是自始至终都无法解决,那就是冗员。

    两宋的冗员可谓是亡国之弊,不仅仅是冗员来到的财政压力,还加剧了两宋的党锢之祸。

    李宾言选择扑买,是因为朝廷人力有限,做这五个工点,松江府上下已经是人困马乏,日夜不歇。

    李宾言一共主持了八个工点,剩下的三个工点,李宾言有两个办法解决,一个是扩编行政,一个是扑买商贾。

    扩编行政带来的行政成本,远远大于扑买之后,商贾获利。

    而且扩编,除了冗员带来的行政成本大幅增加之外,很容易形成一个占据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团体,这才是让李宾言最为忌惮之事。

    冗员真的能称得上亡国之弊的原因,就是这个肉食者团体。

    譬如说:鞑清的八旗,在康熙年间已经开始睡觉看大门的八旗军,战斗力低下、靡费极重,偌大个鞑清朝养不起这些铁杆庄稼吗?

    自然是养得起。

    但是那些掌控八旗的贝勒台吉们,把朝堂搅和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