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的战马就是后山马,虽然稍矮,但是耐力十足,向来都是怯薛军专用,臣以为战马之中的良马,可以算是脱脱不花的诚意了。”

    朱祁钰两世为人,但都对马匹这种事,了解不深,郕王别看是个亲王,可是他那一年三千石的俸禄,也就正好养住郕王府的人罢了。

    大白马和战马都是御马监的马匹,这还是监国之后才有的待遇。

    于谦主持兵事多年,怯薛军是蒙兀军队中,精锐的精锐,数量不多,却又半数以上皆是重骑,三千匹真的不算少了。

    整个肯特后山,都不知道有没有十万匹,能充当战马的则少之又少。

    “好。”朱祁钰放下了脱脱不花的书信,拿起了于谦匠爵的奏疏,有些奇怪的说道:“于老师父平日里公务缠身,案牍劳形,为何要费这么多力气写这本匠爵奏疏呢?”

    “条条陈陈皆鞭辟入里,是早有这个想法吗?”

    于谦看着朱祁钰满脸的疑惑,满是感慨的说道:“陛下,其实臣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了,此大明之病入骨髓之疾,却无良药,是陛下以匠爵二字点醒了臣。”

    “臣才连夜想明白了,之前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事,自然要连夜写下这奏疏,臣怕死在了城外,这奏疏就永无天日了。”

    “陛下,所谓四民,士农工商,乃是自古以来的国之柱石。”

    “但是陛下,士子读书识字明理,却终身为仕途奔波,大明进士一科进士不足三百人,庶吉士只有三十余人,即便是算上举人,不足千数。”

    其实在进士及第之后,除了前三甲,也就是状元、探花、榜眼之外,其余的进士还要考一轮,被录取之后,才能成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一轮考试决定了他们的仕途,考上了庶吉士,就可以在京任六部主事、御史,考不上庶吉士,进士及第,也不过是出京任各地县令。

    一辈子不见得能进京为官。

    大明读书人的内卷也是离谱中的离谱,卷的厉害。

    于谦继续说道:“可是大明读书人又有多少?不下百万。”

    “虽然大明律,中举可为官,可多数都是县丞,终身辗转无法升迁。”

    “这么多读书人,读到垂垂老矣,还不见得能考得上举人,臣是在为他们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