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银,给贫瘠的大明财经事务雪上加霜。

    朱祁钰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在一般意义上,货币就等同于财富,对于百姓而言如此,对于朝廷而言,亦是如此。”

    “固定、流动、留供三种资财之中,货币具有三重属性,甚至在南衙和松江府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资财,都没有金银可靠。”

    “住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旧贬值;牲畜不加精心照顾就会生病死亡;储藏的食物会变质腐朽。”

    “唯有金银恒久远!”

    于谦有些疑惑,他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陛下在去年盐铁会议上说,国力、国富是大明总产出以及来自土地、劳动和可消费资财的年收入。这一点上,臣以为陛下所言甚善。”

    “臣以为,并不能一言以蔽之,金银就是财富。”

    于谦和陛下是一致的,国家财富并不应该仅仅是金银铜铁这类一般等价物。

    朱祁钰和于谦所说的是重商主义的第一原则:财富由金银构成。

    “在没有大规模的金银矿的土地上,只有出口价值高于进口价值,才能带来金银,比如我们大明。”朱祁钰提到了一個概念,它有一个更加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做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的第二原则,就是通过贸易顺差进行原始积累。

    于谦立刻就明白了陛下这两段话的用意,眉头紧皱的说道:“所以,松江府的尚奢、竞奢、逐富、斗富的风气,来源于此,就因为它在长江口,通衢半天下,天下百货集散之地。”

    于谦终于知道了为何陛下从最开始就对松江府尚奢之风如此警惕的原因,因为陛下知道,一定会出现。

    果然是陛下,在财经事务一道,从未失手。

    重商主义的两条原则,是拜金教徒盛行的基石,如同七天制造世界,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朱祁钰似是想到了什么,忽然笑了下说道:“其实两宋很强,发展速度继承前唐,文化鼎盛,可是重文轻武之祸,党祸盈天,两祸三百年,是文化失败。”

    “若是这尚奢斗富之风由朕而起,朕岂不是真的成了亡国之君?”

    朱祁钰笑就笑在这亡国之君四个字上。

    于谦赶紧俯首说道:“陛下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