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翰林刘俨、黄谏为考官。榜揭,陈循之子陈瑛、王文之子王伦皆不中。”

    “陈循?是朕知道的那个陈循吗?”朱祁钰有些奇怪的说道。

    自从陈循上次儒袍上殿,被胡濙舌战群儒之后,陈循罢黜不用至今,今天忽然又听到了这个名字。

    陈循曾经是景泰元年到景泰四年的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

    “是。”胡濙义愤填膺的说道:“陈循摇唇鼓舌,构考官刘俨、黄谏等人校阅不公,请循洪武年间,高皇帝治刘三吾等罪之并重新开科考试例,其议汹汹。”

    刘三吾就是洪武三十年,大明南北榜大案的主考官,那年所有进士及第只有南人没有北人,太祖高皇帝大怒,重开科举。

    “重开科举,他陈循好大的面子!”朱祁钰一甩袖子看向了王文。

    王文之王伦也未中举,胡濙向来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显而易见,这件事王文也没少用力气。

    王文还未开口,谨身殿大学士高谷出列俯首说道:“陛下,重开科举,无稽之谈,大臣子弟与寒士奔进已不可取,况且他们又不安于义命,竟然欲借此加罪于考官?”

    “六部尚书、文渊阁学士,因有恩荫不科不举,乃我朝惯例,王文,你好大的威风!”

    胡濙的两个儿子都是恩荫,胡长祥现在在太医院做事,是贱业,朝中知道的没几個。

    大臣子嗣不曾参加科举考试,大臣子嗣止恩荫吃俸禄,是大明官场的惯例。

    陈循的儿子参加科举还好,毕竟已经下野,可是王文儿子参加科举,的确是犯了忌讳。

    礼科给事中张宁出列,朗声说道:“颙颙十目窥,龊龊千人指。借问尔与吾,如何不自愧。”

    “宋朝范质为相,其从子求奏迁秩,范质作诗戒之,以此比之陈循、王文,贤不肖何如?”

    张宁开场念了首诗,是宋朝宰相范质写的《诫儿侄八百字》,这四句就是规劝子侄不要参加科举,堵塞寒门子弟的路。

    多少人看着呢,中举了是龌龊,不中举是无能,求升迁是裙带,凭本事升迁,也是裙带,若是有人问他,他如何不惭愧?

    张宁借着这首诗,骂陈循、王文,不贤不孝。

    高谷得理不饶人,继续高声说道:“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