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又二系统性的完善了煤井开坎的安全生产,为煤井司开挖煤矿,保驾护航。

    但是这个宋又二,是一个南衙叛军,在被拉壮丁之前,他本身就是窑工。

    宋又二的父亲是是二十二岁生了他,所以叫这个名字。

    南衙叛军的身份十分敏感,但是经过石景厂几位总办,以及和人在江南的工部左侍郎王卺,在开封府的工部尚书石璞多方沟通之后,还是报了上来。

    功劳很大,他们不敢自己决定,送于陛下御前裁定。

    “这孩子很不错。”朱祁钰朱批了宋又二的奇功牌。

    宋又二就像是徐四七这个名字一样,家中基本都是赤贫的未作之民,若是宋又二家室真的好,能将他人的功劳据为己有,还能有这么个名字?

    对于安全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应该值得奖励。

    “朕宽宥其一百四十三人之罪,若是愿意回乡给他们路费,若是不肯,就在官厂继续做便是。”朱祁钰继续说道。

    这两项技术的第二项,是集体发明创造。

    宋又二只是领头的人,一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苦思冥想,完善了大明的安全生产,朱祁钰打算将这一百四十三人,尽数赦免。

    徐四七赶忙俯首大声的说道:“臣恭谢陛下隆恩,陛下宽仁。”

    江南叛军那二十五万人可是谋反大罪,陛下只罚了五年苦役,还多次恩减,现在又宽宥。

    这不是宽仁是什么?

    读书人整日里说陛下暴戾,可是徐四七从来没觉得陛下有什么暴戾的地方。

    福建叛军,陛下两次下旨特赦,南衙叛军罚五年苦役,这连续几次减免,已经只有三年了。

    南衙的叛军们,可是在两大官煤厂,学了一手技术,足以养家糊口了。

    这不是最大的宽仁吗?

    第二项则是驾步司刘老七,他持续的改良“宀”形减震缓冲构件,大幅的提高车辆的减震缓冲,减少路面颠簸对车驾、牛车、驴车、推车等物理破坏。

    这次刘老七的技术不仅仅是减少大驾玉辂的震动,是几乎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

    因为他一直捣鼓,终于联合钢铁司的人,捣鼓出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