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根本不会允许自己的头上还有个大宗正,整日里对自己吆五喝六。

    所以大明的大宗正和别朝不同,大明的大宗正就是皇帝本身,宗室所有事物,皆由陛下一言而决。

    在大明当皇帝就是如此,大权独揽。

    朱祁钰知道这还是产量问题,他摇头说道:“他们嫌慢,朕还嫌慢呢。”

    “最近铸的银币全都给了太仓,朕还有两百万两白银,还在内承运库堆着纹丝不动呢,朕要了五万枚头功牌,还是插队了。”

    “且排着吧。”

    国事为重,兵仗局先做的是太仓的单子,民间的碎银正在宝源局打金花银,等打好之后,才会送到兵仗局去。

    现在兵仗局全部的产能,都给了太仓,毕竟太仓,才是国事。

    工部尚书石璞听到这些问题,十分疑惑的问道:“那为什么不能扩建一些呢?兵仗局现在极为繁忙,再投入一些,我们可以招揽更多的工匠,营缮司蒯祥在石景厂已经营建结束,随时听用。”

    扩建,是一个好的办法。

    兵仗局太监李永昌叹息的说道:“咱家也想扩建啊!咱家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个事儿了!但是却是招揽不到合用的工匠了。”

    “兵仗局,现有住坐工匠三百余人,工匠一千两百余人,学徒五百余人,这些工匠已经是整个京师最多的银匠了,再多,也没有了。”

    几乎所有的尚书都在小声的议论,只有胡濙老神在在,他在李永昌开口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是这个原因。

    当年太宗文皇帝要南下西洋之时,整个南直隶的造船工匠,都云集在了清江船厂。

    当时是何等的盛况?

    胡濙是亲历者,当时平江伯陈碹任清江提举司,清江京卫、中都、直隶三总厂,下辖六十四个造船分厂,一年能造遮洋船两百余艘,钻风船三百余艘!

    清江三总厂和四十六个造船分厂,有三千二百零六名住坐工匠。

    永乐二十二年,卫河船厂并入清江三总厂,南京设立了龙江船厂,设龙江船长提举司,总领天下船务。

    最后一次登记造册,工匠约有八千四百四十四人,分船厂有八十二艘。

    大明为何天下无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