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稳健了,去年颇有些急躁的陛下,现在越来越稳重了。

    这是因为…朱祁镇死了吗?

    于谦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群臣皆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朱祁钰看着所有人说道:“这样,今天盐铁之议,暂时到此为止,诸公回去之后,仔细思索,下次到廷议上,大家再群策群力,拿出一个具体的弛用金银之禁章程来。”

    “臣等告退。”胡濙、陈循带着朝臣们,林绣带着内承运库的太监们,离开了聚贤阁,走的时候,依旧是议论纷纷。

    而朱祁钰单独留下了于谦,只要于谦在京,而不在京畿地区推行农庄法,朱祁钰每日都会留下于谦问政。

    “朕天天摆弄算盘,都快成咱大明的户部尚书了。”朱祁钰并没有下军旗推演,而是拿出了象棋。

    下不过,天天作弊也让兴安为难,毕竟大风大雨大冰雹次数太多了,难不成让兴安直接砸陨石不成?

    隔天,隔天,玩一次兵推棋盘就好。

    于谦笑着摆好了象棋,摇头说道:“陛下勤政,事事勤勉垂询,有太祖太宗之遗风,兼听则明亦张弛有度,纳谏求治,励精不倦,乃英主也。”

    朱祁钰想了许久才说道:“朕打算让农庄学着造纸,造墨,三经厂的纸墨昂贵,京畿、宣府两地,俗字表和算术,已经不太够用了。”

    “陛下太心急了。”于谦十分认真的说道。

    陛下总是有些急切,农庄法的推行,是一个长久的国策,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时之功。

    朱祁钰当然知道自己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他很有自知之明,但是这件事总是要办的。

    于谦认真想了想说道:“陛下,之前御史李宾言,要革罢大同左右四卫儒学四所。其实有一句说的有道理,别无空闲人力。”

    “陛下,即便是三经厂印出来了书,谁有能教呢?”

    “卫学舍现在的俗字表和算术已经都送了下去,等到卫学军生带着书,去了每里教书,也是不迟。”

    朱祁钰却摇头落子十分确定的说道:“大明有的是读书人,他们不去,朕就逼他们去。”

    于谦深吸了口气,只手谈对弈,却是沉默了许久,才说道:“陛下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