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夏得海!”

  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

  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

  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

  手心却赫然写个“醋”字。

  夏得海慌忙踉踉跄跄回府衙,向太守禀报。

  蔡守长正为桥基难奠愁眉不展,一见“醋”字,顿然大悟:这“醋”字拆开来不就是“廿一日酉时”么?

  分明是海神暗示退潮的时辰!

  蔡守长转忧为喜,立刻差人在四城门头张贴布告,谕令洛阳江两岸民众和工匠,火速做好奠基的准备。

  廿一日酉时,汹涌的海潮果然退尽,整个江底裸露无遗。

  蔡守长亲自指挥数千工匠抛石奠基、砌筑桥墩,洛阳江畔车水马龙,穿梭不息。

  一座座坚固的桥墩巍然屹立在江中。

  可是到了砌筑第四十六座桥墩时,江边的石头已经用尽。

  如果不能赶在海水退潮三日的期限内把最后一座桥墩造好,一旦海潮呼啸而来,就会冲毁桥基,前功尽弃!

  就在紧急关头,恰巧八仙中的吕洞宾驾云漫游经过这里,他深为蔡守长建桥的非凡气魄所感动,不慌不忙地飘落万安山上,轻轻把拂尘一挥,顿时漫山顽石皆点头。

  又一挥,山上所有的岩石跃然而起;再一挥,一块块大石全变成“猪母”,成群结队奔下山来,跑到海滩,纷纷跳进建造桥墩的江底。

  转眼间,这些“猪母”又都化作大石头层层堆叠起来。

  有一只“猪母”,不小心跌伤了一条腿,走得慢,落在后头,赶到江边时,最后一座桥墩已经造好了。

  它只好卧在旁边,成为一块躯体肥硕的“猪母石”。

  当奔腾的海潮再度席卷而来,蔡守长已指挥工匠奠定桥基。

  首战告捷,群情鼎沸,欢声雷动,四十六座桥墩犹如中流砥柱威镇狂澜,吓得龟精蛇怪胆战心惊。

  附近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义波的和尚,竭尽心力募集建桥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

  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讨来的每一个铜钱都用在造桥事业上。

  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不辞辛劳四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