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段时日卷宗太多,这邦交之事关乎重大,恐难胜任,不如让文和来此帮我如何?”

    正在喝茶的贾诩一僵,抬头看向荀攸,目光中带着几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气,轻咳一声道:“诩还需负责著书一事,我看京兆尹钟繇也可胜任。”

    如今的朝堂上,非吕布系的官员很多,但能用的就那么几个,除了荀攸之外,钟繇也是个不错的人选,至于吕布培养出来的官员,如法衍、姜叙、王灵、姜冏、杨阜、赵宽这些人还没有位列朝堂的资格,外交这种事情,自然需要能力和身份并重之人去,荀攸既然甩锅,那就把钟繇拉过来。

    贾诩这也不是无故乱甩锅,钟繇这几年办事还是没出过什么岔子的,虽然立场上注定跟吕布不是一条道,但至少比郑泰合适这个位置。

    万国宴上跟吕布闹不痛快这种事,钟繇起码不会做。

    “元常却也不错。”吕布摸索着下巴点点头,钟繇倒是可以用,而且当初荀攸是被吕布威胁着留下来的,钟繇却是一直在朝中默默做事,这点上其实是不错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初跟荀攸定下的三年之约似乎快到了吧?

    想着这些,吕布看了荀攸一眼。

    荀攸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主公不会是想说三年之约的事情吧?希望不是,一定不是!

    毕竟吕布养民是用士族之血在养民,关中眼下盛况的根本就是士族的衰败,至少在这一代,吕布跟士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荀攸个人愿意辅佐吕布,除了觉得吕布能成事之外,也是打着感情牌,希望他日吕布真的成功时,看在自家面上,待荀家温柔一点,至于和解……

    吕布如果现在愿意恢复士族政治的话,荀攸相信,不止是关中、南阳士族,天下士族都会有不少人选择放弃门户之见站到吕布这边来。

    只是那样的话,关中很难再如现在这般了,而以荀攸对吕布的了解,大概率是不会妥协的,士族想要重新从吕布手中夺回权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比吕布活得长,而且不是自己儿孙熬死吕布,而是士族自己熬死吕布,那样等吕布死后,还有机会挽回。

    否则如果这关中制度继续这么发展下去,等到第二代、第三代出来的时候,会习惯吕布的思维方式,到那时……就不是士族从吕布这里夺权,而是吕布将整个士族群体彻底瓦解了。

    最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