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看向蔡邕。

    现在他可以通过打压大世家,拉拢小家族来稳定治下,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并不足够。

    他需要更多人才,他也想学模拟世界中大乾那般开科举士,废除如今的举孝廉之法,然而若深究这两套制度就会发现如今的大汉并不具备像大乾那样科举的条件。

    选拔人才可以通过科举的方式来选拔,但想要像科举那样天下人都参与进来,大汉并不具备这个条件,如今百姓吃饱都成问题,谁会专门耗费钱财来让家中子弟进学?

    若是朝廷出这笔钱,修建书院,聘请名师哪个不需要钱?

    这段时间吕布一直在想这件事,最终想出这个方法来,如今就算他弄出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把书籍发往全天下也没用,没人教的话,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说就是天书。

    倒不如以书院的方式将有功将士的子女送来读书,将来若通过考核,也能走上仕途,这对于将士来说,也是一条出人头地的途径。

    毕竟军中将士杀敌立功,成了将军,但想要家中孩子读书识字也很难,如今朝廷专门为有功将士子女建立书院,统一教授,对于军中将士来说,便是多了个盼头。

    至于效果,吕布觉得可行,也跟几个将领在私下商议过,应该是有用的,当然,光有书院不行,搞学问,最重要的是有个好老师,而蔡邕无疑就是这么一个好老师。

    除了蔡邕之外,还有一个路粹,之前那路粹可是说过只要自己能救出蔡邕,就愿意为自己所用,之前吕布没空安排,如今或许可以跟他商量一下来书院教学的事情。

    “温侯此举乃是百年大计!”蔡邕感慨道,吕布这已经是为十年乃至百年之后考虑了,书院中教授出来的弟子,一来都是将领子女,对吕布而言更为可靠,二来也能让那些将领更有归属感,而最后便是无形中让麾下将士有更大的动力去建功立业,不一定是全部,但至少有进取心之人,会不惜一切的拿到让子女进入书院的资格!

    到这里,蔡邕也不得不佩服吕布的远见。

    “那蔡翁是否答应?”吕布看向蔡邕笑道。

    蔡邕点点头:“此事老夫愿意略尽绵薄之力。”

    “好!”吕布抚掌笑道:“既如此,伯喈公先回,此事先莫要与人提及,杨彪和赵温之命可保,不过有些东西得交出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