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处理器的集成中心,理论上说,陈涵制作一套类似于C语言编译器的零件,加上一套储存器,再配上原本计算机,就能得到最新版的仿生计算机。

    陈涵使用最新研究的实验机器制造灵魂结构体,其实只是想知道现在研究的设备,能不能批量制造这种新的仿生计算机。

    而他自己,可以通过异能改造出最新结构的灵魂结构体和海马体结构。

    他现在使用的配套海马体结构,就没有用3D打印的方式,而是靠异能利用相位神经元技术制造的微小产品。

    机器打印的智能核心是脸盆大小的球体,而陈涵制造的海马体结构只有手掌大小,今天要是测试成功,将来使用3D打印技术,海马体结构应该也要变大不少。

    陈涵将几个零件一一焊接在一块电路板上。

    尤其是脑电波转化为电讯号输入智能核心这一块,线路多达上万条。

    因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用具体语言编程。

    那就相当于把陈涵和麦克合作的脑机翻译器的翻译编码,全部烧制成机器语言,储存在转换器上。

    这样就可以反向把某个句子、词语转换为4种不同跳动的脑电波图,还有横轴脑电波图。

    相当于模拟出了大脑神经元运动时产生的信息。

    灵魂结构体依附在神经元细胞上,读取的其实也是脑电波讯号,因为脑电波讯号本身就是大脑生物电交流时产生的变化。

    陈涵也化作电焊工,开始用手不停抚摸电路板,有异能存在,陈涵都不用使用电焊了。

    微观改变一两毫米的东西他完全可以做到,只要拿上锡线,按在需要焊接的点位,随后意念一动,电路板上的线路就焊接好了。

    这些线路其实是原本计算机芯片延伸出的线路,陈涵还没有设计出独立的操作设备,所以还是要用原本的计算机系统去控制仿生计算机的智能核心。

    整个实验台被陈涵弄的乱七八糟,在陈涵的异能帮助下,总算还是完成了。

    每个零部件的供电因为尺寸不同,供电的大小也不同,陈涵单独配备了独立电源。

    而原本的计算机大致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在主板的输入输出端,多了不少外接线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