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极大。

    而且拆开光刻机,零件都会损坏,国内的仿制基本都是从拆仪器开始的,光刻机价格上亿也不是不可以拆,只不过现在拆了内部就被破坏。

    纳米层面一点点改变,后续研究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目前能够攻克这个系统的只有脚盆国的一家科技公司,而其他公司都被艾斯麦尔公司收购了。

    激光光源再复杂,其基本构造和材料如果通过微观观察,陈涵也能够分析出具体是怎么回事,应该也可以复制。

    艾斯麦尔公司的防拆手段对陈涵没有用!

    他可以微观干涉记下构造,再拆开以后制造零件组装。

    还剩下最后一个难点,全世界只有艾斯麦尔公司掌握,那就是光刻机工件台。

    这个工作台只有2-3平方厘米。

    但为了将芯片设计图刻在芯片上,需要控制整个工作台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达到2nm(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三万分之一)的运动精度。

    这个难点陈涵也没有把握。

    因为可能还需要用到软件的辅助,还有对零件的精细加工。

    零件加工在纳米级别,陈涵完全可以做到,不管什么材料,他的微观干涉都能够改变。

    给他一块钻石,都可以在分子层面移动,更别提工作台的零件了。

    主要是软件,这就需要大量科学家攻破难题。

    简单的说就是材料可以造,组装也没有问题,但要成功就需要软件系统配合,这块是陈涵最需要用到专家们的地方。

    相信有了智慧药的帮助,科学家们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那么困扰国内的光刻机制造技术,基本就可以解决了。

    花费的代价,并没有真的用几千亿。

    一些专家的劳务费,恐怕也花不到几亿。

    投入小,成功的收入却是难以衡量,陈涵自然非常乐于推动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

    在场的众多公司难以下决定,陆齐说的几个条件都不算过分,专家提供一部分就是了,但光刻机那里是这么容易研究成功的。

    就连漂亮国,也没有独立生产的能力,而只能退而求其次,成为艾斯麦尔的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