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治国是要讲究本钱的。”如果孟子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啐芸姚一脸,不说仁不说义,开口就是本钱,就是利,孟子不屑与这种人说话。</p>

    不过巨子没有这么多规矩,他很乐意听听芸姚的想法:“请继续。”</p>

    “上古时期就不说了,就算周创初期吧,那时候对付罪犯画地为牢就行了,抱石头坐着就算是惩罚了。到现在肯定是不行了,有了监狱,有了酷刑,但就算如此,依旧改变不了社会风气,世道依旧越来越坏。但刑法越来越严苛,就得请更多人手执法,那就得耗费更多的本钱,就得收更多的税。”“儒家呼唤克己复礼,就是希望大家都回到以前,大家都自发地遵守规则,减少治理成本,所以我敢确定日后儒家肯定会大兴,因为儒家是要求大家自觉,那么国君就能耗费最少的本钱治理国家了。”</p>

    “啊?”巨子没想到芸姚竟然断言儒家大兴,不过对方说的也有道理,要是大家不自觉的话,得花更多的钱去管理国家,国君肯定不高兴。换句话说,国君要省钱肯定是推广儒家。</p>

    从本钱上来考虑,巨子想到‘尚同’如果要推行的话肯定要花很多钱,他说道:“儒家仁爱有远近亲疏,以血脉宗族为基础,父母孩子的关系从孩子出生就建立起来了,自然不要花钱维护。但墨家主张的兼爱却没有血脉为基础,推广起来就要花费更多本钱,所以你才说尚同不可能实现?”</p>

    “是的,我想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充足的本钱去实践尚同。特别是有儒家仁爱这个候选选项的时候,更不会选尚同。”</p>

    巨子提出神鬼之说,其实也是因为墨家不可能支付尚同的成本,所以引入鬼神的概念来压低成本。鬼神之说在底层还是有点用的,但对贵族和大夫就没卵用了。</p>

    巨子听完沉默,芸姚的话很有道理,虽然是从‘利’的角度来讲述的,但如果不是大家自觉地接受主张的话,要推行主张就必然需要花费成本。严刑峻法比画地为牢的成本高太多了,但人心一旦灵活起来,就很难自觉,就必然会依靠外部成本来管理。</p>

    所以道家认为最好的理想时代不是儒家的西周和尧舜禹,而是原始部落时代,那时候大家都很自觉。</p><-->>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