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脏跳动过程中,三尖瓣上方装置和后叶之间,可能会反复的碰到,从而对瓣叶组织造成累积损伤。

    陆晨将传统的方法改良之后,让三尖瓣装置保持附着在后叶上。

    让它们一起移动,并不会发生碰撞事件。

    “陆,你这个想法太酷了!”kebed惊叹地看着眼前的装置。

    陆晨笑了笑,边指挥操作,边解释道:“三尖瓣上方装置由柔韧材料制成,在装置植入后缓慢变硬,有利地使三尖瓣上方装置能够采用瓣叶组织的解剖形状,将功能腱索保持在它们的自然长度,从而保持它们之间的均匀负荷分布,同时吸收左心室压力的收缩推力。”

    “厉害!真厉害啊!”kebed竖起了大拇指。

    整个手术做到现在,暂时没有遇到任何难题。

    穿刺、导管导丝进入、修补系统送入,都十分顺利。

    但是陆晨的思维,一直都在紧绷着,不敢有丝毫地松懈。

    因为真正拦路虎还在后面,瓣膜修复最大的难题那就是瓣膜的返流量!

    如何判断返流呢?

    需要在手术完成之后,听过心脏超声仪器,测量返流量的大小,以及瓣膜面积和周口流速。

    一旦血液反流量太大,那整个手术就彻底宣告失败了。

    “陆,我很想知道修补之后,你是如何减少瓣膜返流的问题?”kebed疑惑道。

    这个难题也在困扰着梅奥内部的修补系统。

    陆晨拿起三尖瓣修补系统的图标,解释道:“你看这个延伸部与后部分邻接的部分,当装置植入的时候,我让它和前叶的后部分重叠,通过这种特殊的重叠取区域,可以有效减少三尖瓣的反流。”

    “啊?还可以这样啊!”

    kebed愣住了,开始思索整个瓣膜装置的运转方法。

    今天他看到的瓣膜修复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那都是首创的!

    ……

    不过,这毕竟只是模拟手术。

    二十分钟之后。

    在谷新悦协助下,金苗完成了整个三尖瓣修复的操作。

    此时,他大气都不敢出,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