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尘而出,不由得高举手中的刀枪,一阵阵的山呼万岁。

    骑在马上的黄琼,很是坦然的接受了这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直到三声万岁喊毕,黄琼才高高举起自己的左手。而随着他的左手举起,这数万大军好像得到了统一号令一般,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欢呼。黄琼抬眼看着诸军,不由得一声高喝:“我大齐忠勇的将士们万岁。”

    黄琼的这一声高喝,用上了自己的内力。这洪亮的声音,传遍诸军每一个将士的耳中。在这个临时作为校阅场的南门之外,回绕良久才平息下来。而随着黄琼这一声高喝声落下,场中再一次爆发经久不息的万岁声,甚至中间还夹杂着不断响起的英王万岁声音。

    别说那些普通的将士,就连那些下级武官,都面色涨红的骑在马上,手中的腰刀高举,口中同样高呼英王万岁。而听到这些声音,黄琼身后的贺元锋与杜涉,连同张迁以及刚刚赶到的督粮道郑道远、陇右安抚使路铭,几个人不由得对视一眼,面色不约而同的瞬间变得苍白。

    只是虽说此时几个人心思各异,但几个人却都明白,这数万将士的军心,自此以后恐怕今后要为英王所有了。如果日后朝廷调这数万大军对付英王,恐怕就连皇上在此,也未必能够调的动了。想到这里,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此时一脸平静的黄琼,心中感慨英王好手段。

    短短月余时日,便将这数万大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地方卫军倒还无所谓,可西京大营的那两万五千军马,一向为骄兵悍将不次于四大营,除了欧阳杰一向是谁也不服。若不是贺元锋,也是西京大营出去的老人。在西京大营还有些香火缘份,恐怕统带这些军马要吃尽苦头。

    可就这么多的骄兵悍将,却被这个年轻的英王举手之间收服,这位英王的手段实在与他的年龄有些不相配。相对于此时心思各异这几个文武官员,黄琼则没有理会他们怎么想的。待万岁之声平静下来后,翻身下马从城门处一直步行,来到早就刻好的一座祭奠战死将士碑前。

    这座足有一丈高,通体用一整块汉白玉雕刻而成。正面刻有英灵不死四个大字,背后则密密麻麻的雕刻满了,此次平叛阵亡上千将士名字的纪念碑。是在进驻灵州之后第三日,黄琼亲自给陇右安抚使,下的手谕命他定制的。接到黄琼手谕,那位路安抚使不敢怠慢。

    派出左参政亲自督促此事,费了好大力气,才在庆阳南部的一处采石场之中,找到这么一块大的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