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也将是更为有利的。

    至少,他们就是义军,兴正义之师,根基才能稳固。

    可是,如果为了争夺孙泰的掌控权,在朝廷还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北府兵匆忙起兵,不论他怎样解释,也必定会被朝廷认为是在反叛。

    他又是这样一个地位,寒门将领,与那些手握大权,准备在地方割据的世家权臣不同。

    他们那些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通瞎搞也无所谓,那是因为整个朝廷都是他们几个家族说了算,不只是朝廷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身为皇族的司马家也同样惹不起他们。

    从王敦再到桓温,这些人对于大晋来讲,端的可以说是过大于功,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自我消亡。

    朝廷并没有把他们怎么样,甚至于,当他们起兵反叛之后,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竟然更加巩固了。

    朝廷根本就不敢招惹他们,这都是因为他们在朝中实力强劲,在地方上,很多庄园田地也都是他们的。

    而依附于这些田地的百姓,也基本上属于他们的私产,朝廷既然没有能力将这些百姓都重新编册入籍,那就只能对这些世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少,有他们在地方上管理,大晋还可以维持表面上的安稳,税收也不用愁。

    可是,一切换到他杨宁亚的身上,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不必真的大动干戈,杨宁亚也能预见到,如果他这样做了,结局必定是被几大世家联手绞杀。

    胜算不大。

    因为,即便是在孙泰内部,直接听命于他的部队也只占一半左右,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号召,他是很难调动整个杨宁兵的!

    所以,虽然刘裕催促的很急,北府兵还是没有立刻动手,他就是担心出现这种情况。

    不要大事还没有干成,就先起了内讧,那样话,可就得不偿失。

    “确实人数不多,这一点哨兵能够肯定,不过,他们进城之后行踪,就没有把握了。

    “属下想来,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纠集起太多的人马,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将军为什么还不下定决心?

    北府他们势单力薄,趁着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先下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