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繁华,却让人看不到希望,无奈,他又去了欧洲最美好的城市,伦敦。

  结果,对伦敦的美好想象被现实彻底粉碎了,这里不会是穷人的世界,而是富人的天堂。

  他一个穷逼只能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为了改变命运,索罗斯考入伦敦经济学院。选修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爱德华·米德的课程。

  然而并没什么卵用,系统性的经济学,在现实中毫无用处,索罗斯好不容易打工赚到的钱,在股市里亏了个精光。

  几番在欧洲折腾,耗掉了十年大好光阴,索罗斯不得不离开欧洲,到了美国。

  也许是厚积薄发,也许是运气使然,凭着物理理论,索罗斯和罗杰斯联合成立的量子基金,在1980年做空美元获得了巨额利润,终于声名鹊起。

  欧洲!

  作为量子基金的最高管理者,索罗斯又如何会不关注欧洲,当年他就是让美国人看到了如何用金融市场赚欧洲市场的钱,才顺利进入了华尔街。

  “斯坦利。说说你的想法。”

  “苏联的解体,让欧洲孕育了货币一统的机会。但我想,华尔街和美联储,都不希望看到这种结果。而且,欧供体的汇率制度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我想只要我们撬动其中一个环节,那么欧洲货币体系的这个漏洞将会被无限放大,这会是我么的机会。”

  拿着电话,德鲁肯弥勒斟酌着语气慢慢说着。

  但语气,又有一些不确定。

  因为在他的设想中,能够出现套利的机会还没有出现,事实上什么时候出现他也不知道,而这个,需要索罗斯来做决定。

  在欧洲呆了十年,对于欧洲的了解,索罗斯知之甚深,立刻就明白了德鲁肯弥勒的意思。但他并不想说什么,德鲁肯弥勒是他最看好的经理人,成长,还需要更多的经历。

  “斯坦利,你是德国市场的专家,对于德国未来的经济走势有什么看法?

  “两德合并,德国在政治版图上为之扩大,为德国的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但也同时带来了巨大财政赤字,如果想要避免通胀,那德国央行只有一个选择,来上调贴现利率控制通胀,避免刚刚合并的德国爆发政治和经济矛盾。”

  “那又如何?”

  这是一个考验题。

  对此,德鲁肯弥勒非常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