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学生都对日本在朝鲜的举动和即将上演的大战讨论纷纷,都认为此次日本无异于以卵击石,自讨没趣。

朝廷内,各地兵马调动的折子都由关绪清亲自批复完成。另外,密电给赵秉钧,令其今后有任何军情可以先直接与董梁单线联系,之后再上奏。

国际上,大清对日宣战引起了德、美、俄、英、法等各国的关注。毕竟之前大清打的两次战争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受到了国内各种局势的影响,虽然大清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相当强悍,但是几次胜利都存在侥幸的因素。德国对大清是最重视的,一方面想通过日本来检验一下这个东方的盟友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想好好的再在大清身上赚一笔军火费。俄国不论是对大清还是日本都没有好感,乐得看热闹,无论谁败都是俄国向其扩张的最好时机。英、法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只是希望日本能通过战争消磨正在日益强大的大清,最好这场战争永远无法分出胜负,就这样耗着。那么英国就可以在处理完非洲的事情之后,转身对缅甸和大清的西北三省动手了。他们不在意多给日本提供更多的贷款,甚至说整个日本都可以成为英国的雇佣兵。如果日本战败,那么就无需对这个没有能力的走狗客气了,停止赞助之后就该让他们还钱了。根据日本目前的情况,无法战胜大清肯定是没有还款能力的,到时候在日本割几块殖民地也是不错的选择。美国关注的是大清的工业能力,看看大清在这几年的发展之后,是否有能力可以跟美国在工业上多做交流。毕竟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手榴弹和迫击炮羡慕不已,不知道这场战争中国又会出现什么新玩意。谁知道呢?

就在全世界把目光都聚焦在东方的中国和日本身上之时,在朝鲜突然出现了一场激战。一路势如破竹的日军在继续向北推进时,遇到中国两个师的包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