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另外在中法、中英的两次战斗中。不难看出军衔制对军队战斗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法军在基隆登陆后对台湾发起的攻击,遭到孙开华的迎头痛击。法军在建制被完全打乱之后,仍然能组织起完整的进攻,和有组织的整体协调撤退。这个就得益与军衔制,因为在战斗中自己的直属长官被击毙后,大部分士兵会失去主心骨。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就是如此,但是有了军衔制,从服装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军衔、只要比自己高的,就要服从。比如一个上尉连长手下的士兵全死光了,看到前面退下来很多其他连队的士兵。他就可以重新指挥这些士兵组织新一轮的进攻或者组织阻击敌人的进攻。而士兵也容易找到新的主心骨,所以有了军衔制,就算部队建制被打乱也能在短时间内重新组织力量投入战斗。

军衔制在和平的环境里还可以创造出团结友爱的气氛,他给人们的直观意识就是对上级的敬重和服从。这个是任何一个军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服从命令。

在军队从战术型向战略型转变的过程中,军衔制几乎就是战术和战略的混合,有利于军队向现代化建设迈进,虽然在当时包括从德国回来的诸多将领都还无法领会军衔制的好处。但是关绪清已经霸道的给这支改革后的部队实行了军衔制。

好在如今的大清陆军也是见过市面的部队了,在短短的两年内连续跟世界上排名第一、第二的国家交手,深知洋人都实行了军衔制,暂且不管这东西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但是洋人有的,咱们大清也要有,就在这样的一种情绪下,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接受了这一新鲜事物。

关绪清为大清第一批元帅、大将亲手授衔,挂上徽章。可惜病重的左宗棠只能在床上接受着军衔和部下的祝贺。

关绪清看着胸前肩膀上挂满了徽章和将星的将军们说道:“高质量的军人是大清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任何武器装备优于*作武器装备的人,如果人不行,就是给他再好的武器、装备那也是白搭。你们都是大清的财富、都是大清的未来。朕还是那句话,军人的荣誉高于一切。”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关绪清接着说道:“如今,英、法、俄甚至日本都对我大清虎视眈眈,面对如此*人的形势和挑战,安于现状,固守旧制,不思改革,其结局只能是被世界所抛弃,惟有大力改革创新,才能为我大清军队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难道,还要等到洋鬼子打到家门口了,才想到改革,才想到进步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