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准备。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恩维尔直接出面镇压,我们在幕后策划行动。”

这时在伊斯坦布尔,新旧两股势力在互相明争暗斗,都想着一下子把对方置于死地。平心而论,一旦凯末尔的政变成功,对推动土耳其的进步是大有好处的,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永远不存在同情和怜悯。有的只是血淋淋的屠杀和征服,让人做呕的政治阴谋和权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君子风度,容忍谦让,只会成为中国争霸道路上最大最顽固的绊脚石!

一个国家的领袖,将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气质,比如晚清几位统治者带给中国人民的,只是落后、自卑、处处容忍。而关续清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他的那句“国与国之间没有公道和公正可言,想要获得其它国家的尊重,只有比它的刀更快,比他的拳头更硬!”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帝国的意志 第八百七十三章 奇峰突起

在伊斯坦布尔这时候最为紧张的就是军事大臣恩维尔了,做为青年土耳其党的领袖,他就是靠着政变起家的,对于凯末尔这个一直和自己唱对台戏的人,他从当初的欣赏变成了反感。恩维尔不容许自己手中的权利有任何的流失。中国人已经把即将发生政变的消息告诉了他,恩维尔本身就是个亲华派,现在为了挫败凯末尔的政变,他只能铁了心把自己绑在中国这条大船上,与它共进退。

恩维尔一口气往军队发布了几条命令,严令他们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中国军官的领导,没有他和中国将军李仙洲,以及费内巴切上将共同签署的命令,任何人无权调动军队。

当然,这一条命令在奥斯曼帝国的第19步兵师中似乎不太适合,这个师九成以上的官兵是衷心拥护凯末尔的。第7军在伊斯坦布尔的布防也引起了凯末尔的注意,但他却并没有很放在心上,他过于相信土耳其军队官兵的爱国热情了,认为只要他登高一呼,必能万众响应。

1916年11月6日,这是凯末尔制定发动政变的日子,这一天的他显得有些焦虑不安,离天黑还有一段时候,但凯末尔不停地推开窗户看外面的太阳什么时候才会下山。

“将军,不用着急,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坐在边上的一名军官说道,同时他也是凯末尔一手组建的“祖国与自由协会”的一名成员。

“我现在担心的是杰尔古特上校能否控制住城门,让我们的士兵冲进城来。”凯末尔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着说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