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次工人出奇地没闹腾,恐怕早就翻了天了。所以这一次是史无前例的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而这次中法之战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如果说法国的陆军因为普法战争而被削弱的话,那他世界第二的海军呢,大清水师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击败法国舰队,这不得不让其它国家的人刮目相看。尤其是亚非等国家的有色人种,他们以为即使他们再勇敢、再不怕死也不可能击败欧洲人,而中国人却给他们作出了榜样。

法军的俘虏人数众多,海军、陆军总计将近5万人。他们伟大的共和国花了整整200万两白银才把他们赎了回去,加上战争赔款的500万两,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法北京条约里总计赔款800万两的返还。

所以这次中法战争大清从法国人那里得到了1500万两的白银。这虽然说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当时的大清来讲是雪中送炭。一年多的战争下来,国库早就见底了。关绪清通过《大清日报》不断的鼓动民众捐款、捐粮,兵工厂工人欠薪工作等等。就是关绪清也是把内务府的支出一减再减,没有这样的生吃俭用哪里来20个炮营连续对胡城要塞几天几天不间断的炮轰??那几天就光打掉的这些炮弹国内得造好几个月。

大战结束之后,关绪清开始为越南的这片土地开始烦恼了。当初只是为了帮助越南而出兵抗击法国的,可如今法军被打败了,按照正常逻辑那咱们也得退出越南了。

当时人们喜欢用“一根扁担挑着两筐稻谷”来形容越南。“一根扁担”指的是越南中部狭长地带,它挑起的“两筐稻谷”是指北部红河平原和南部湄公河平原这两个著名的“粮仓”。

历史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越南每年产大米650万吨,其中三分之一用于出口,占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当时的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是和仰光、曼谷齐名的世界三大米市之一。不过在40年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争,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在自己手中,这里必将成为中国的“粮仓”,正好可以弥补大清耕地不足的缺憾。在中国人的心中有很深的土地情节。但现在中国的耕地基本饱和了,除了东北还有一片肥沃的黑土,其它灌溉条件好、产量高的好地基本都开垦了出来,如果不向外拓展,人口再增加的话就只有去开垦那些贫瘠的土地,这对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是一个很大损失。

联想到大清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围湖造田、把山上的树砍了造梯田、把上好的草场变成低产的农田,关绪清就时常叹息这些越南人暴殄天物。现在这片肥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