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还是干的有声有色的。

关绪清让太监给赵秉钧搬来一把杌子,关切的说道:“智庵,这些日子你可清减好多了,差事要办好,不过身子骨儿也不能垮了,要是你突然间病倒了,朕可不依啊。来,赐智庵一碗参汤。”

赵秉钧接过参汤,还没喝心里便涌动着一丝丝暖流。,微微侧了一下身子,恭谨的回答道:“多谢陛下关怀,微臣最近虽然忙碌了些许,但是还算勉力能处理的过来,不敢负陛下期望。”

关绪清点点头,问道:“印度北方诸邦的事都处理好了?”

赵秉钧点点头,露出自豪的神态,回答道:“是,陛下。这一个月,微臣跑遍了整个西南地区和中亚地区,在外围将印度北方诸邦的人事安排悉数处理完毕。不过,陛下的征印大军动作太过迅速,微臣坐飞机都追不上。”

关绪清笑了笑,一个月的时间,征印大军一路飞似的横扫印度北方诸邦。由于出兵之前陆军部没有发出任何通告,事发突然,一时间难以抽调大量的政府官员去暂时接管攻占下来地盘。同时,龙军比预想中推进速度要快得多,为此,赵秉钧不得不动用飞机从西南、南洋地区紧急调来大批官员,运送到印度。同时,还派安全局特工们对各地的士绅名流进行调查,邀请他们署理印度北方诸邦事务,虽然这些士绅名流大多数都不是会管理地方的料,但这仅仅是赵秉钧的权宜之计,等到一切稳定后,再依次逐批更换。好在这些他们虽然不精通管理,但是战时稳定地方却是游刃有余,再加上有守备军队,半军管状态下,社会倒也安定。

赵秉钧缓缓喝完了参汤,这才接着说道:“陛下,您看是不是暂时放缓征印的速度?”

关绪清笑笑问道:“智庵,这话怎么说?”

赵秉钧说道:“微臣的看法很简单,贪多嚼不烂。从目前的战事来看,印度政府根本不堪一击,拿下他们轻而易举,但是一旦全都打了下来,我们短时间内无法聚集起足够的人手来管理,这样势必会造成地方的混乱,而且军管也不是办法。”

关绪清思索了片刻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兵贵神速,战争要是打久了对帝国各方面都不利,印度不是铁板一块,咱们不是已经找到许多尼赫鲁的政敌了吗?让这些人来管理占领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赵秉钧说道:“这些人再怎么说也是印度人,日子长了,臣怕他们不可靠……”

“放心吧,他们无非是狮子鼻子底下的麋鹿而已,再者说朕让你抓紧铺设南亚的军情网络也是这个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