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之外,剩下的就是空气了。

面对如此尴尬的窘境,华尔街各大拍卖行纷纷向政府表达了强烈的谴责:“政府的愚蠢决定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试想金融风暴刚刚过去,全美的大小企业几乎无一例外的遭受到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有钱来参加这么庞大的工业项目拍卖会,因此我们拍卖行强烈要求,政府放宽对竞拍者条件的限制,我们认为政府现在应当考虑的不是经济安全,而是尽可能的想办法来挽救美国经济,否则罗斯福政府就将是美国历史上最不称职的一届政府。”

美国政府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同意了各大拍卖行的要求,放宽竞拍者的资格条件,这样一来局面果然得到扭转,低价起标的工业项目一下子吸引了国外许多企业前来,他们口口声声说是抱着最大的诚意要来帮助美国摆脱困境,但准确的说所有企业都是抱着赌徒心理,想来美国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以最低的资金拍到最好的工业项目,说的明白一点儿就是他们是来捡漏的。

于是,第五大道的各大拍卖行在萧条的美国经济局面下,反而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局面。

乔致庸带着阎维藩等人在第五大道走了一趟,最后选择了最大最火爆的戈式拍卖行,在接待厅里办理了拍卖手续,然后走进了拍卖大厅里。

拍买大厅里面果然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

这拍卖大厅中央镂空,有两层,第一层是普通座位,共有数百个;第二个是贵宾包厢,包厢朝拍买师的一面是一扇落地窗,如果包厢里的人不愿意被人看到,也可以把窗帘拉上!能够在贵宾包厢的,非富即贵,都是拥有极大财力和势力的家族或者富豪!

乔致庸还是像以往一样低调,拉着阎维藩等人在后排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马荀有些不解的问道:“东家,咱们又不是没有钱,为什么不去贵宾包厢。”

乔致庸淡淡的说:“咱们到这里来是另有公干,你以为是来显富的吗?”尽管乔致庸此前在美国社会已经成为了最具标志性的大慈善家,但是这次来到纽约,他穿的是最普通的衣服,住的是最普通的旅馆,根本就没有人认出他来。

但拍卖会本就是一个随时可以产生奇迹的地方,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钢铁大王,石油大王,军火大王,电器大王,金融大鳄,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乔致庸这个样貌平凡的中国人,他们更不会想到今天拍卖会上最大的奇迹将会诞生在这个人身上!

此时,拍卖大厅里的第一层几百个座位几乎坐满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