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打仗,背后就是家园就是妻儿,所以常常表现得非常顽强,甚至超过了正经的西北禁军(也就是西军)。

    而西北沿边各路的帅臣和将领也都知道这些弓箭手能打,所以每有大战,都会将相当数量的弓箭手直接编入主力,让他们和正规西军一样去冲锋陷阵!这样一来,西北禁军的实力就被放大了——这些沿边弓箭手的数量可不少,陕西沿边五路(不算永兴军路)的沿边弓箭手加一块儿就有十几万之多!

    除了沿边弓箭手之外,西北禁军还有一群可靠的帮手,就是所谓的番兵。番兵就是效忠宋朝的西番(吐蕃)或其他部族的军队,世代统领府州的折家军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童贯接着又道:“除了弓箭手和番兵之外,陕西沿边五路的抚司和下面的州军府县因为长久处于战时,因此都善于发动民伕,帮着西军转运兵粮,修筑城池。

    所以西北禁军在陕西作战时,左右由弓箭手和番兵相助,背后又有无数民伕转运输送,修筑城堡,绝不是孤军而战。

    可河北的情况完全不同。河北承平日久,连当地戍守的禁军都已经朽坏,遑论其他?西北禁军到了河北,不仅没了弓箭手和番兵,连负责转运输送和构筑堡垒城池的民伕都很难调集,可以说势成孤军!靠七八万连年征战,早就疲惫不堪的孤军,想要打败已经变成穷寇的契丹,当然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大王马上就要去河北领兵了,可一定要吸取老臣的教训,可不能孤军以战啊!”

    赵楷听完了童贯的言语,已经有些皱眉了,“太师,想在河北不当孤军恐怕也不容易吧?”

    童贯苦苦一笑,道:“老臣无计可施,但是大王总还是有点办法的。”

    “请太师指教。”

    “指教不敢,就说一些教训吧!”童贯看着赵楷道,“大宋祖制是不杀士大夫的......所以文官难治,有出身(进士)的文官更难治。大王到河北后,如有可能,就多用武资治地方。这武资如果办事不力,大王还可以军法从事,而文资若是误了事情,大王又能拿他们怎么样?这帮人打不得杀不得,只能好好哄着,怎么能打仗?”

    赵楷轻轻点头,心里不知怎么却想到了秦桧。秦桧是文资啊!看来不能随便找个理由就除掉......得拿到他卖国的铁证!

    “本王受教了,”赵楷拿定主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