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领先别人一步?

    再比如,二中老校长总喜欢请老红军、老教授或者某某见义勇为的好人来学校做演讲,照他的说法是要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动学生,有时候实在找不到新的榜样了,就自己亲自上场——前几天他不就以自己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为由,开了高三师生大会么。

    但是像一中这样的学校是绝对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的。在一中,时间确是以秒计的,除了学习,计划外的事情是决不允许做的。

    不得不说,一中和二中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定要比谁对谁错,那答案还是很明确的。

    一中对,二中错。

    理由?

    每年高考,一中的本科率、一本率、985和211大学录取率以及综合升学率等所有指标,全部都能轻松碾压二中,并且稳居全市前两位。

    而且,一中每年考上国外名校的学生能达到几十人,很多优秀学生现在都获得了国外国籍,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每年一中的招生手册里的“优秀校友”栏里,总能看到这些已经成为“精英华人”的学生。

    这么一比,二中看起来就“很土”了。

    二中很少出“精英华人”,但总归还是能出几个有出息的,这些人比其他任何学校的学生都对母校有感情,常常举办二中学生聚会,一举办就邀请老师参加,所以二中的老师每年都能收到很多礼物,吃很多顿谢师宴,大抵这是在二中任教的唯一额外好处了。

    另外这些学生好捐款,给学校翻新校舍,奖励优秀生什么的,据说每个二中学生心里都憋着股气——什么时候二中能不再仅次于一中、三中……八中。

    只是二中的“杰出”学生确是不多,比不上人家“精英辈出”的学校,所以虽然有捐款,但要想让学校的条件有本质的提升,还得靠老校长去教育局那撒泼打滚耍无赖。

    因此谁对谁错一目了然,家长们用脚投票,像一中这样的重点高中,几乎所有家长都挤破脑袋想让孩子进去,哪怕多交几万块的择校费也要读。

    而二中这样长年垫底的学校,去就读的学生往往是被其他学校挑剩下的——这么一来,二中的各项指标全面落后也就不足为奇了。

    照这个趋势看,老校长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