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至于适才与圣僧所说的素茶,杏仙已经去取了,我等且谈经吟诗片刻即可到。”</p>

    唐三藏闻言,心中一动,恍若无意地问道。“不知是何仙茶,竟值得诸位仙翁如此重视相邀品尝。”</p>

    “这仙茶呀……”</p>

    十八公一抚自己下颌白须,说道。“其实并非是我等所酿,我等只不过负责保管罢了。”</p>

    “哦?”</p>

    唐三藏听着这似乎意有所指的话,故作不知地应了句。</p>

    而坐于唐三藏对面的孤直公,则是笑了笑,说道。“我等四人,年岁已有千年出头,几乎是在同一年前后分别开了灵智,也是一并得了道,圣僧可知为何?”</p>

    “孤直公说笑了,贫僧不过几十年华罢了,与诸位仙翁千年寿龄相比,何足挂齿,又如何知晓其中内情?再者贫僧仅仅是一出家人,对于修行之事亦是一知半解,故以孤直公所问,贫僧却是着实不知。”</p>

    唐三藏双掌合十,慈悲祥和地答道。</p>

    “不不不,其中可是与圣僧大有缘由。”</p>

    十八公接过话头,手指往着那木门之上的那三个大字一指,说道。“圣僧可再猜猜。”</p>

    唐三藏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朝着木门之上那仿佛随手刻上去的字看去。</p>

    木仙庵……</p>

    有什么问题吗?</p>

    慢着!</p>

    蓦然之间,唐三藏却是反应了过来。</p>

    庵,一般都是佛教中人所住之处,才会称之为“庵”,而且多数都是指尼姑,怎么如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