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位神佛悄然地打量了一眼安然无恙的唐三藏,这才连忙答道。“我等听到取经人发生一声惨叫,察看情况之前,一阵白光亮起,随即便看到金箍棒狠狠地砸了过来。”

    “果真是那泼猴,没想到才从五指山中出来没几天,便这般行凶。”

    观世音菩萨言语之中颇有些恼怒,回想起如来佛祖曾私下告知他五指山破开之时,似有变故,那猴子的法力却不曾有损,心中对于那猴子的态度越发凛然。

    “三藏,那泼猴如今在何处?”

    “还望观音大士切莫与悟空计较,此事是贫僧之过也,伤及诸位神仙更是让贫僧愧疚不已……”

    然而,还不待唐三藏说完,观世音菩萨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凛然圣洁之言从她的口中吐出。

    “那泼猴顽劣成性,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惹下了泼天祸事,我佛怜悯其天生地养,好歹也是一条性命,这才在玉帝面前保下了他,将他压在五指山之中磨练心性,这番更是网开一面,让他保你前往西天取经,将功补过,也好修成正果……”

    “却不料,这厮死性不改,从那五指山出来之后,尚没几天的功夫便打伤了你,还险些伤了这几位仙家的性命,今日我还须将他镇压一番,也好让他明白这天高地厚。”

    观世音菩萨这一番话,让唐三藏表面焦急不已的同时,心底里确实让长舒了一口气。

    看来即便是佛教如来、观世音菩萨这等大能,也的确是难以测算出自己和那猴子的状况了,甚至在“正道之光”的笼罩之下行事,更是连一点点的预兆和启示都不会有所反馈。

    随着西行之路开始,唐三藏除了每经历一难,地阶“限制器”在某种莫名的存在下不断向下一阶段推进外,关于“正道之光”的能力,唐三藏也逐渐地明悟了出来。

    “正道之光”其一:便是能够像驱散高阳公主的和谐念头一般,将他人某些情绪进行暂时性的驱散,或许说,强制让别人进入“贤者模式”???

    其二:何为正道?自然便是正面硬钢才是男人的正道,所以“正道之光”能够轻易地将玄乎的东西物质化,让唐三藏的拳头能够实实在在地轰击到对方。

    例如:那条污秽之气所组成的泾河龙王便是如此,甚至在唐三藏的判断之下,大概率便是连那些风火雷电,道法仙术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