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舞团以及国际象棋大赛的团体获奖证书。

    从各种方面看曼施坦因教授描述的来卡塞尔学院都是一座不输于哈佛、剑桥等国际名校的学院府邸,颇有一种一入学院便为贵族的错觉感,像是摆在林年和林弦面前的并非是一张入学通知书,而是上流社会的邀请函。

    这是赤裸裸的诱惑,可林年和林弦都没动心,他们默不作声的看着文件,听着曼施坦因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解卡塞尔学院的悠久历史以及人文情怀,甚至还谈到了校长就是出生剑桥的名门子弟,后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了一个严厉不下于他的伟大教育家。

    与此同时举例了学院里学生文化的多样性,比如学风高尚的学生会以及以严谨律例出名的狮心会等学生自主成立的团体,皆由学生作为团体领袖学院丝毫不插手其内政,甚至在一些大事上这些团体都能做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曼施坦因教授自然提到了奖学金的事情,并且特别解释了,这笔奖学金的由来是来源于校董会,并且是由卡塞尔学院校长亲自成立的奖学金项目,并非是那种带有不确定的报名竞争性奖学金。并且他已经向校长提出了林年的特殊情况,校长那边也在昨日远洋电话回复做出承诺,只要林年同意入学,第一学期的奖学金就能第一时间发放。

    “校长也知道我的事情吗?”林年能从曼施坦因教授聊即校长时言语中听出明显的崇尚和敬仰,不由起了一些好奇。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校长亲自看中了你的,并且亲自指派了我作为你的导师,所以我才会千里迢迢的出现在这里。”曼施坦因教授说道。

    “他是怎么注意到我的?我只是个nobody。”林年说。

    “不,在校长的眼中,你是somebody,我们的校长从来看人都很准,甚至说当初我也是校长挖掘出来的。”曼施坦因右手轻轻放在胸前以表对远在大洋彼岸的卡塞尔学院校长以示敬意。

    这一系列的打包票、承诺和画大饼不经让林年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在书里面的“婷儿”在三的为学费的事情苦恼,甚至考虑过考去美国名校半工半读。但她的父母却担心学业和工作不能两全,禅心竭力的奔波凑钱,甚至让婷儿有了放弃一流大学退而求其次选择二流的想法。

    可在林年的现实里,这外国的名牌大学门槛似乎也没有那么高,像是抬大轿请祖宗似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