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帮人别说心肝了,就连肠子都是乌漆嘛黑的。

    义仓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额外收入。平日里粮食早早的就被倒卖出去换钱,等到需要的时候,要么直接说没有了,要么就是弄一批陈粮糊弄人。

    “各地义仓,唉~~~不说也罢。”

    夏秉忠作为皇帝的亲信太监,自然是知道很多事儿。

    京城周边的义仓,那真的是老鼠都要含着眼泪搬家。粮食?做梦的时候会有的。

    这种事情王霄见的多了,自然也是了然“那朝廷官仓放粮总该可以吧。”

    除了义仓之外,朝廷自然是有着更多的粮食储备。毕竟税赋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收的粮食。

    不过夏秉忠依旧是苦笑“朝中的老爷们,各种反对。陛下也是没办法。”

    “嗯?”

    “这有什么好反对的?那些人不怕被灾民堵在家门口骂?”

    “大老爷们当然不会明面上反对,只是说边关要用粮,太上皇的陵寝要用粮,京官的俸禄要用粮,京营要用粮等等。反正不管怎么说,就是有更重要的地方。”

    自从唐以后,八百里秦川因为过度开发,早已经没了汉唐时期的兴盛。

    之后的产粮地不断转移,从湖广熟一直到江南喂养天下。

    而京城所在的北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早就没了自给自足的能力,每年都要从南方运送大批粮食过来支援。

    这个,就叫做漕运。因为运送粮食的船队,走的是大运河。

    这么一来,北方的粮价一直就是居高不下。而且要供应京营边军,为在京官吏们发放俸禄,还要给那些为太上皇修建皇陵的劳工提供粮食。

    经过那些大头巾们算来算去,不但没有粮食赈济灾民,反倒是别的地方都不够用了。

    皇帝很愤怒,可现在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有太上皇罩着,那些大头巾们都是张狂的很。甚至就连皇帝追缴欠款什么的,那也是能拖就拖。

    最后夏秉忠来了一句“其实这次的旱灾规模也不大,抗一抗也就过去了。”

    这话说的,王霄也是忍不住的叹气。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