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意思也是如此,他最终还是决定保住自己的儿子。

    当然,代价也并非是没有。

    这件事情的代价就是,汉王与赵王算是彻底与皇位无缘。哪怕朱棣想要传位,军帐之中的这些军将们也不会答应。

    还是那句话,谁也不是傻子。

    王霄拱手行礼,看也未看朱高煦,转身离开了大帐。

    迂回穿插战术听起来很简单,可真正执行的时候对军士们的素质要求很高。

    素质不行的,像是明末时候那样的明军估计插着插着就找不到人了。

    这一年多来王霄一直严抓神机营的训练,虽然没做到每天都训练的程度,可最少三天一练是必备的。

    为了支持高强度的训练,王霄几乎花光了自己手中最后一枚铜板。

    军械粮草,被服帐篷什么的不用他花钱。可这个时代明军的吃用无法和后世相比。哪怕朱棣看重军方,依旧是做不到一日三餐,至少一餐有肉。

    高强度的训练如果营养跟不上,那就不是训练而是想要累死军士们。

    王霄为他们提供了第三餐,同时还要加肉,有着大量油脂的肉食。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王霄花光了手里的钱,还分别向朱棣以及太子借过一次钱。

    如此高昂的付出,换回来的就是神机营的素质冠绝明军。

    五千四百名神机营火铳兵跟随王霄出发,每个人都带着十日份的口粮以及尽可能多的火药铅弹。

    这十天的口粮或许可以支撑他们抵达蒙古人的大营,却绝对不够他们原路返回。

    用王霄的话说就是,此次出击若是不能成功,那就直接战死在敌军的大营里,他是绝对不会考虑退兵之事的。

    只要能够打下大营,那里的牛羊马匹多到吃都吃不完。

    得益于长期补充油脂,神机营借着月黑风高的掩护悄然离开了明军大营。随后一路向西沿着山脉走了两天,在一百多里地之外找了一个不是那么陡峭的山坡开始爬山。

    王霄没有向导,明军也没有斡难河以北的地图和情报。但是王霄有指南针。

    有老祖宗发明的指南针在手,断然不会迷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