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的秦观,脑海里压根就没有这首词的影子。

    无意之间,王霄又做了一次自己的徒弟文抄公。

    “子厚大才。”

    “此词一出,以后七夕词就不大好写了。”

    “这首词情谊深切,不知子厚是送给哪位姑娘的?莫不是见到明月姑娘一见倾心?”

    不远处的明月已经不再抚琴,而是起身端了杯酒过来恭敬的递给王霄。

    从未来过这种地方的王霄(?),对这里的规矩那是一点都不懂。他也从未在这里存过酒。

    下意识接过酒杯,随之无意间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娇媚少女。

    大约十七八岁的年纪,身上的长裙淡雅朴素,眉眼如画,肤若凝脂。毫无疑问是一等一的美人儿。

    秦观几个人不顾年纪,都是面露暧昧笑容在起哄“喝呀,快喝呀。”

    总感觉这里面有事的王霄心中局促很是犹豫,然后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明月谢公子厚赠。”

    俏脸羞红的明月姑娘深深向着王霄行礼。

    这里是醉月阁,虽然名字好听可实际上依旧是三瓦两舍。

    名士们在这种场合里吟诗作赋,赠送与舞姬是大宋文人们的传统。

    诗词歌赋有好有坏。虽然无论好坏都会感谢的接下来,可回报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陈词滥调的,能得一句谢就不错了。

    有点水平的,姑娘会亲自来赠酒。

    水平不错的,可以打茶围,抚琴什么的。

    至于水平出彩的,做一回入幕之宾也是可以的。

    毕竟这个行业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大家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都是明眸皓齿,美艳无双。

    为何有的人打个茶围需要数十上百贯,而有的人却只有几贯?

    区别当然是在于名声不一样了。

    想要增加名声,请名士给写诗词传唱就是最快的捷径。

    王霄这首鹊桥仙的水平,哪怕没有秦观黄庭坚等人的夸赞,对于从小就接受琴棋书画文学修养培训的明月来说,她自己也能听的出来。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