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对此没有丝毫疑惑,因为他是很清楚的知道,李显的的确确是被韦后她们这些脑残给毒死的。

    韦后的党羽其实也不算少。

    其中她的面首宗楚客,此时已经是地位至高的宰相。

    此外还有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等等上上下下至少数百的一大群人。

    她们的实力并不弱,甚至已经逐步掌控了南衙十六卫,正在掌控北衙六军,甚至尚书省诸司等等也在韦家人的手中。

    错误就错在了毒杀李显,给了王霄他们一个动手的大义名分。

    而且杀了皇帝之后,没有立刻动手清除宗室反对的大臣等等。给了他们聚集起来行动的机会。

    等到王霄掌握了北衙诸军,杀入宫中的时候,那就是大势已去了。

    这一幕,一如当年李二的玄武门之变。

    实际上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二在长安城内的力量是远远不如太子建成一党的。

    李二的军事力量,当时主要集中在洛阳一带。长安城内,撑死也就是能聚集千把甲兵。

    可他选择打蛇打七寸,在玄武门将李建成一党的首脑全都拿下,之后封锁宫禁囚禁了李渊,那外面的那些人就没办法了。

    此时唐隆之变的时候也是如此,同样犯了大意毛病的韦后她们,压根就没想到王霄会如此果决,当机立断就起兵鲨了过来。

    等到皇宫被拿下,首脑们一网成擒,外面的兵马再多也不可能再为她们去送死。

    “临淄王。”

    身为李隆基心腹之一的刘幽求,拿着一张诏书跑了过来“此乃上官昭仪所奉。”

    所谓上官昭仪,就是著名的上官婉儿。

    李显登基之后,就把她留在宫中封为了昭仪。

    王霄接过诏书打开看了一遍,是上官婉儿自己起草的李显遗诏。

    上面写着让相王李旦为皇太弟,继承皇位。

    上官婉儿是个聪明人,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写些什么才能保命。

    “临淄王。”刘幽求拱手行礼“上官昭仪对此韦后之事并不知晓,也并非是其党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