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更是义军蜂起。现在正是大军北伐,重拾旧日山河的大好时机。诸卿,且来议一议此事。”</p>

    原本欢声笑语的琼林宴,瞬间就尴尬的安静下来。</p>

    一说到北伐,一说到和如狼似虎的金兵打仗,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臣们,就会发自内心的不愿意。</p>

    因为打仗就意味着有战败的风险,而一旦战败被人家打到家里来,那现在安定富贵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p>

    而儒家的核心就是求安,哪怕是屈膝投降也要换取安定的生活。</p>

    现在赵昚又要打破大家难得的安定富贵日子,当即就有众多大臣出来劝诫。</p>

    当然了,这些大儒们不会直接说‘你可别瞎几把搞,破坏我们好不容易才有的奢华安定生活。’</p>

    他们都是会找出一个个看得过去的理由,像是军备不修,像是无领兵之将,像是金国情况不明,像是粮草军械军饷全都不足,像是各地天灾不断,盗匪横行需要优先解决等等。</p>

    只要用心去思考,困难总比办法多。</p>

    他们并不明面反对,就是提出一条条扯后腿的事情来。</p>

    王霄靠在一颗大树旁,悠然自得的看着那些大臣们表演。</p>

    话说自从岳飞,韩世忠,宗泽那一代人逐渐陨落之后,南宋这边除了辛弃疾,陆游等区区数人之外再无出色的名臣猛将。</p>

    剩下的那些,全都是类似于秦桧的苟且偷安之人。</p>

    想要靠言语说服他们,简直就是个笑话。</p>

    果然,赵昚被这些大臣们怼的面色涨红,差点心脏病发作。</p>

    他最后深吸口气,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远处的王霄。</p>

    王霄喝下一口酒水,然后微微点头。</p>

    赵昚收回目光,沉声开口“诸卿,支持北伐的站左边,反对的站右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