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当年李斯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出使韩国的。”

秦国自秦王政亲政以来,一直在秘密筹备征战天下的战争准备,而想要扫平南方六国,首先要面对的是韩国和赵国。

蒙恬作为黄金火骑兵的大统领,对韩国的军政想当关心,沉思片刻道:”韩国和秦国是紧邻,只有一条洧水相隔,过了洧水就是南阳之地。

两年前,当时秦王还没亲政,吕不韦命令樊於期发动了攻打赵国的战争,樊於期攻占了赵国的平阳、武城两城,斩首十万人,赵将扈辄死于战阵。

秦军发兵攻赵后,韩王安既希望秦军战败,又担心赵军难敌秦军。见赵军战败,韩王安急令韩非上书,请求秦国不要发兵韩国。

韩非的上书呈送秦国不久,战场又传来新的消息:樊於期率领大军继续攻赵,从上党直袭赤丽、宜安,造成了对赵国都城邯郸的包围。

赵王迁从北方边防调回了率兵防御匈奴的大将李牧,几乎使秦军全军覆灭,只有樊於期率领少数护卫兵士突出重围。樊於期唯恐获罪,不敢回秦,逃往燕国。

韩王安得知此事,大为振奋。认为秦军并非百战百胜之师,诸侯中也有与秦抗衡的力量。赵国使臣的这一通蛊惑人心的游说使韩王安如沐春风。

这位昏懦的国君见赵国势盛,便不再顾忌秦国的威胁,不加考虑地倒向赵国一边。他信誓旦旦地向赵国使臣表示,韩与赵为晋地,理应联合为一,共同对付强秦。只要二国同心协力,定会使秦军再次遭到像当年崤山那样的惨败,不敢再贸然东进。

吕不韦担心韩赵联合,就派李斯前往韩国,当时李斯的措辞极为强硬,但韩王认为有了赵国的支持,毫不在意秦国的态度。李斯无功而返。

李斯刚回到咸阳,嫪毐为了阻止秦王亲政,发动了叛乱,秦王诛杀了嫪毐,罢免了吕不韦,开始驱逐六国食客。”

后来发生的事情将闾已经知道了,蒙恬也不多说,将酒樽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神色振奋的看着一脸沉思的将闾。

樊於期的战败,是秦军的耻辱,蒙恬早就想报仇雪耻。甘当先锋攻打赵国,拿下韩国,但是秦王政却听了尉缭和将闾的建议,修建什么水渠。这在蒙恬看来,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将闾慢悠悠的给蒙恬填上美酒,摇头笑道:“大哥不必焦急,将来有的是仗可打,修建这条水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一连十几年的战争做准备,不然将来大军无粮可用,岂不是功亏一篑。”

蒙恬叹道:“我大秦国势强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