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形势互换,胜负易手!

形成的态势是,三股大秦精锐飞骑,以狼骑为隔断,相互从背后掩杀。

以梅三娘,申裘为首的玄甲虎贲,直奔匈奴步卒拒马阵,耶律阿贵,耶律雄子所部紧随其后,身后又是公孙蝶儿和李信所部的两万两陇精骑,在之后,就是耶律楚才的四万精骑,后面追着虞子期,呼延灼的两万龙虎飞骑。

在不足五十里的战场,相互结尾追杀。

谁也不敢停下马速,谁也不敢返身迎敌,只有对前军的不断从后掩杀,最终是玄甲被一万匈奴步卒的一万拒马阵阻隔片刻,这种局势才会转变。

一旦出现混战的态势,人数占优的匈奴狼骑,即便损失惨重,也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而玄甲的前方,不仅有匈奴步卒万人拒马阵,还有左营的将近四万狼骑,虽然咬牙阻断南下玄甲,但面对一支,玄甲虎贲两陇飞骑,大战之后依然还保存两万五千多人的精锐骑军,依然是心有余和力不足。

斩杀敌骑不下三十人的梅三娘,巨型镰刀早已崩断,手中只有三尺镰柄,马鞍两侧的短矛已经用尽,匈奴辎重营内四十余具尸体,无一例外头颅上都插有一枝短矛!

0· 求鲜花· ……

而和她并驾齐驱的申裘,早就扔了残破的定秦剑,双手两把百战刀,率先成功杀敌穿阵,战甲流淌着鲜血。

唯独负责保护他的两个真假掩日,气定神闲,潇洒挥剑。

这位玄甲副将身后乍然看去,似乎是两万五千骑精锐,但准确的来说,玄甲和虎贲战损五千,身后的是保存完整战力,但精锐程度却不如玄甲虎贲的一万两陇飞骑。

不是他们不善战,而是无论战马的强健程度,还是军卒的勇悍,他们都比不上玄甲虎贲,只能屈居于后。

………… 0

但并不是他们比不上算不上一等精锐的匈奴狼骑,从始至终都在养精蓄锐的一万两陇骑军,战剑所过之处,全都是匈奴骑军落马的尸体。

而一直都没参战的公孙蝶儿所部,更是勇悍异常,从背后掩杀占据了完全的优势,狼骑还来不及回头,已经头颅飞天!

这一手偷梁换柱之举,从头到尾都让匈奴狼骑感觉荒诞。荒唐,荒谬,难以置信。

这一战的憋屈不在于死伤多少,而是十五万精锐狼骑,竟然被七万大秦精骑追着杀。还没机会返身作战!

只能咬牙苦追前方的敌军,不管身后被人掩杀的狼骑。谁跑的快,谁就能有一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